中教网4月22日讯在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蓝图中,乡村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拼图,它不仅关乎乡村孩子的个人成长,更牵系着乡村的未来发展。梓潼县玛瑙镇小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前沿阵地,正以自身的实践与探索,在时代浪潮中奋力前行,其发展历程与经验得失值得深入探讨。
一、教育政策引领下的发展契机
党的教育政策始终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乡村教育作为教育公平的重点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硬件,到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充实师资力量,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乡村教育注入了强大动力。玛瑙镇小学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借助政策扶持,对校园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升级,曾经破旧的教学楼焕然一新,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了每一间教室,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优质的条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相关政策吸引了更多年轻教师投身乡村教育。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为玛瑙镇小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年轻教师们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将在线课程、教育APP等引入课堂,打破了乡村教育的信息壁垒,让孩子们能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同时,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这使得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特色教育实践与育人成果
玛瑙镇小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结合乡村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力美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与价值。在基地里,孩子们参与种植、养殖等劳动项目,学会了使用农具,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正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劳动实践教育,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在体验中茁壮成长。
学校还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两弹城。孩子们走进邓稼先旧居、历程馆等,聆听讲解员讲述“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先辈们为了国家富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教育,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特色教育实践的推动下,玛瑙镇小学校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在各类比赛和活动中屡获佳绩。在科技创新比赛中,孩子们凭借在实践教育中培养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设计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在文艺表演中,他们自信地展示才艺,展现出新时代乡村少年的风采。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玛瑙镇小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在乡村,许多家长外出务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难以有效落实。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为应对这一挑战,学校积极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机制,为留守儿童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环境,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形成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也是乡村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城市学校相比,玛瑙镇小学校在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方面存在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与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合作,开展图书捐赠、设备援助等活动。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让学生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
乡村教育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玛瑙镇小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政策带来的机遇,也有自身实践的成果,更有面对挑战的勇气与决心。展望未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玛瑙镇小学校将不断突破困境,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成才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让乡村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梓潼县玛瑙镇小学校 白剑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洋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