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发令枪响划破天际。4月19日,大渡口区马拉松赛道的跃动间上演着一堂特殊的“移动课堂”,近100名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学子,与父母双手交握,向着马拉松征程迈出坚定步伐。
▲亲子一同收获奔跑的喜悦
这场特殊的"亲子马拉松",正是该校"创·记录——和家乡跑一场马拉松"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生动实践,也是其“场馆式学习”理念的延伸——通过“学校筑馆、馆是学校、生命在场”三维路径,让教育突破教室围墙,在家乡山水间展开生命化育的探索。
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一直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场馆式学习的改革路径,场馆式学习由校内走到校外,从单纯场馆走进乡村、工厂、社区……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及更广阔的天地,学校以“场馆”为链,串联起知识与生活的经纬。
据了解,大渡口马拉松这场贯穿春日的教育实验始于三月。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探秘-设计-体验-记录"四维课程体系:通过"探秘马拉松"追溯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渊源;"设计马拉松"融合数学测算、美术设计打造专属赛道;"体验马拉松"联动体育课程锤炼意志品质;"记录马拉松"运用信息技术、文学创作定格成长印记。这种螺旋上升的项目式学习,让知识在真实场景中发生迁移。
▲赛前打卡
赛前,小运动员们进行了充分的热身活动,他们认真调整呼吸,伸展手臂,拉伸腿部,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展现了不同的风采。有的选手奋力奔跑,不断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有的选手则计划周密,前半程保持节奏,后半程则奋力冲刺。同学们在赛道上奔跑的身影,成为了赛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赛事现场
活动现场,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的百余名学生身着学校统一“战袍”与家长集结在起跑线前,终点线上,学生相拥欢呼,家长眼眶湿润。“孩子跑完说‘原来坚持比速度更重要’,这比任何奖牌都珍贵。”
家长陈女士哽咽道。参与奔跑的胡波副校长在采访中动情表示:“我们希望学生记住的不是完赛成绩,而是跌倒后站起的勇气、团队互助的温度,以及用跨学科思维理解世界的视角。”一位学生动情地说:“今天我跑过了大渡口的春天,也跑出了自己的新纪录。”
▲同学们分享彼此赛后的收获
这场马拉松,是体能的冲刺,更是成长的启航。当教育融入真实场景,当奔跑成为学习的方式,孩子们在汗水与欢笑中,跑出了属于新时代少年的精神底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