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背景:
炎热的夏季,孩子们划着小船荡漾在五彩泳池中央,荡起的“船桨”、激起的水花、捞满筐的小鱼还有那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尖叫声,仿佛让我和孩子们一起置身在水乐园的世界里。芊芊和大家聊起他去水上乐园玩激流勇进的经历,他还说要在幼儿园里建一个让大家都来玩,他想怎么来玩激流勇进呢?带着这份好奇我开始了我的观察。
二、游戏过程
1.“激流勇进”工程启动啦
5月20日、5月21日接连两天,我没听到芊芊提出有关“急流勇进”的任何想法,户外他还是该玩玩,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我心里想:“过了一个周末他定是把他上个星期说的事情给忘了?他还没想好?或者他嫌那个太难了?”心中虽然存着许多的疑问但是我坚持住了没问他。终于5月22日这一天,听完了芊芊的表征让我的眼前重新亮了起来。
幼儿表征:班门口那里有蓝洞洞,小朋友掉下来会磕到沙池上,上去只能从轮胎上,一不小心就掉下来,能给磕的哗哗流血。我觉得大滑梯那里更好,可以从台阶就上去了,往下一滑嗖就下来了,那边有网子,不会掉进沙池里,地大还安全,我在斜坡上铺垫铺垫子,再弄点水,肯定特别好玩儿。这就是我说的激流勇进,得有水。
听着芊芊激动的话语,我能感受到他想玩这个游戏迫切的心情,我也同他一样。在生活的不经意间他独自一人居然选好了地方,还和我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他不但生活经验非常的丰富,做事目标明确、有充分的计划性,而且有充分的安全意识,我对他接下来的举动更加好奇了。
2.“激流勇进”搭建工程正式启动啦
第一阶段:铺垫子
5月23日星期四,芊芊和几个小伙伴开始搬运垫子往斜坡上铺,他们拿来蓝垫子一块一块的铺在斜坡上,芊芊拉来大水管子直接浇在垫子上,垫子湿了一大片,他坐在垫子上扭动着身体,自己往下出溜的同时垫子也都散了。思考片刻芊芊把班里的泡沫垫搬了过来,他带领着小伙伴拉着泡沫垫爬上了斜坡,铺好后他们两个人在上面拽着,芊芊一出溜就滑了下来,“可以”,小朋友们相互配合下轮流都感受了新垫子带来的快乐。
第二阶段:固定防水垫
芊芊跟小伙伴们提到:“得把垫子固定在斜坡上不就不用人扶着了,大家都可以玩了”。他们会怎么将泡沫垫固定在斜坡上呢?我继续追随看到了:孩子们拿来了胶钉、乳胶、3M胶、泡沫胶、用绳捆、胶带直接粘,但是都失败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他们猜测:木头上用胶粘根本不管用,人太重了根本撑不住。芊芊来回摆弄着垫子,最后他研究出了超有意思的“门帘固定法”:①1.把绳子放在泡沫垫的缝隙上,左右都留出绳子;②2.沿着向下折;③用大胶带把垫子正面反面都粘上,背面朝下;④4.拎着左右两边的绳平铺斜坡上,拴在滑梯上,多绕几圈。在同伴间密切的配合下最终门帘滑水垫牢牢的捆绑在了滑梯上。
教师思考与支持:
1.芊芊与同伴结合自身的经验,尝试用多种方式来固定垫子,并由自身的观点,引发了同伴间的讨论以及经验共享,生成了创意的“门帘式”挂法,促进了同伴间的学习。
2.芊芊能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选择合适方法将绳子系在洞口处更加稳固,不会系扣时,尝试多绕几圈进行稳固,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给予幼儿充分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芊芊的所有想法都得以实现,不干扰探究的过程,促使幼儿对物体表面的吸水性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促进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三阶段:一连到底
随着泡沫垫的成功铺在斜坡上,孩子们合力将泳池搬来,放好后泡沫垫和泳池连不上差了一大截,孩子们在尝试后发现不能成功滑进泳池里,芊芊提议:“咱们找点垫子连接到泳池边,就用跑酷的防水垫就行”。反复尝试后芊芊说:“得要薄厚和泡沫垫差不多的,要不然有坎也滑不进泳池里”。最终三个有粘扣、且薄厚一致的垫子收获了孩子们的宠爱,铺好后他们拎上自己的船兴奋地跑上台阶。
第一次涵涵坐上薄的跑酷垫向下滑,不料垫子停在了充气泳池的边缘、翊豪也试了一次也不行、芊芊拿着斜坡式的船趴在上面,也停在了泳池边上,他又套上泳圈又试一次还是不行,都不能成功的掉进泳池里。涵涵说:这根本就不行,滑进泳池里才好玩;翊豪说:“一滑就停在边上了,就差一点”;芊芊说道:“你看垫子底下是空的,咱们把它垫上就行”。
于是他们找了幼儿园里的两款垫子进行了比较了起来,最终小朋友们一起搬来大厚垫,大家齐心协力在忙碌中依次把两个大厚垫子放到了斜坡上,斜坡水滑梯大功告成啦,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从坡上尝试滑下来,这次真的没有被卡主,他们开心极了。
教师思考与支持:
1.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虽经历了失败,但没有放弃,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定的坚持性与抗挫能力,同时芊芊小朋友的领导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遇到“不能一连到底”的问题后孩子们通过大家的协商、经验共享解决了问题,可见他们形成了独立思考的意识。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践验证,解决不能顺利下滑的问题,积累了新的经验,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中解决连接的过程激发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促进了同伴间互帮互助的情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成功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三、“急流勇进”嗨翻天
泳池注满水,小朋友们换上泳衣。伴随着开怀的大笑、激动地呐喊、好玩的“激流勇进”游戏正式拉开了帷幕。孩子们用各式各样的船来玩:有跑酷垫子的、瓶子的、纸盒的、泡沫的,游泳圈等等,趴着滑、坐着滑、拉手滑,夹着滑。每一次新材料的使用、动作的调整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未知的,是有挑战的,孩子们沉浸在游戏里,不断尝试、一次又一次,在幼儿园里真正实现了玩“激流勇进”的愿望。
集体分享的时候,孩子们还提出了更多的游戏方式,比如说设计出有围栏的船、三个人一起拉手往下滑等,我会继续带着我的期待与好奇追随孩子、陪伴孩子快乐、自主、自信的游戏。
三、游戏感悟:
1.“急流勇进”的游戏的整个过程我一直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去判断,看到了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刺激和挑战。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学习和游戏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统筹协调周围的环境和材料,利用自身的已有经验实现了滑下来的愿望,他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尝试行动——调整解决办法——再次尝试”的学习过程,多次的调整,终于体验到成功感。
2.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后退一步,把探究的空间全权交给孩子,让幼儿在自主独立思考,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整个游戏不仅实现了自主创造力的智力层面学习,同时也是通过同伴协作式的问题解决实现了非智力层面的深度学习。
3.《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孩子通过表征、讲述等方式对自经历过的游戏、活动进行表征,教师能够进行一对一倾听,教师能够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做出必要的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孩子们的发展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我真正的在管住嘴、瞪大眼、竖起耳、敞开心扉的领悟中去把更多的决策权交给了儿童。在这个案例中,我始终带着我的好奇在观察中捕捉关键的问题,追随孩子的探究进程,孩子们通过反复与材料互动和生活经验建立起链接,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学习和发展,我会继续追随,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