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南京财经大学学子走进南通 探寻蓝白非遗之美

2025-07-31 22:17 来源:中教网  何嘉圆   阅读 9.8千
320
分享

7月15日至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蓝印花语•活态寻踪”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奔赴江苏省南通市二甲镇曹裕兴染坊、正兴染坊以及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开展了以“南通蓝印花布非遗传承现状与活态保护路径调研”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通过走访蓝印花布工厂、采访非遗传承人、体验蓝印花布制作等形式,深入了解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深度挖掘蓝印花布文化内涵,愿为蓝印花布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百年匠心:蓝白之间的坚守与创新

始建于1848年的曹裕兴染坊,是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传承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实践团队见证了蓝白变化的惊喜瞬间。第五代传承人曹晓峰老师向团队成员讲解了详细的制作工艺,并着重介绍了花版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我们的花版图案在继承传统经典纹样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图案风格,从而让蓝印花布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趋势。”这种在坚守核心技艺基础上的创新,正是非遗焕发生机的关键。图为曹裕兴染坊传承人曹晓峰介绍刻板工艺

在正兴染坊内,86岁高龄的蓝印花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兴老人见到学生团队来访,激动不已,特意换上蓝印花布衣衫热情接待。染坊内,大幅的凤凰龙纹、梅兰竹菊等图案蓝白相间,精美绝伦;桌上陈列着折扇、钱包、手帕等小巧精致的工艺品,展现了蓝印花布在生活用品中的广泛应用。王振兴老人表示:“只要有人来参观,我都欢迎。多一个人了解,就多一个人宣传;多一个人宣传,就多一个人知晓,这样,蓝印花布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图为正兴染坊的蓝印花布工艺品 

沉浸体验:让非遗“活”在当下

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经工作人员指导,队员们亲身体验了制作花版、刮浆、染色、晾晒、刮去防染粉的全过程。当蓝底白花的纹样最终“破茧而出”时,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博物馆的建立与体验课程的开设,是蓝印花布从染坊走向大众、实现活态传承的重要举措,有效促进了公众对这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图为团队成员亲手体验蓝印花布制作过程。

“蓝,越旧越美。”这句古语道出了蓝印花布的独特韵味。穿越千年的“蓝白艺术”,在曹晓峰、王振兴等传承人的匠心坚守下,在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公众保护意识提升的背景下,蓝印花布这项非遗文化正迎来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为实践团队与王振兴合影

通过此次调研,“蓝印花语·活态寻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蓝印花布的保护既要传承其核心技艺,更要探索创新形式,让这项传统工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其独特光彩。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情况,以互联网为媒介向社会传播这项非遗文化,努力讲好蓝白故事,提升公众认知度,推动蓝印花布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让传统文化基因在当代延续活力。(通讯员 丁彦汝 何嘉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