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1日讯(通讯员 肖艺虹)“不让一个学子因贫失学”——这是镌刻在国家资助政策文件上的庄严承诺。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广州南方学院政青春政策筑梦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助力教育公平的热忱,深入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千官镇,开启了为期多日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宣传调研实践活动。从7月6日清晨的第一声政策讲解,到12日黄昏的最后一次入户走访,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采用"摆摊咨询+入户讲解+专题讲座+问卷调研"的模式,让资助政策从纸面走向田间,从条文变为行动。这不仅是一次政策的传播,更是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在广袤乡村大地上共同书写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答卷。
摆摊设点,建好“家门口的政策小站”
在千官镇文体广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设立“政策咨询摊位”,队员们带着饱满的热情,直面学生与家长,细致讲解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核心内容,对贷款申请材料清单、续贷线上操作步骤、政策适用人群等高频疑问,都给予了耐心详尽的解答。为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现场特别设置了“入门政策连连看”“进阶政策挑战赛”等趣味互动摊位,让政策在游戏中“活起来”。这场活动累计吸引百余位群众驻足参与,现场互动率超九成,发放政策宣传手册等资料逾百份。更令人动容的是一旁的“暖心留言角”,一张张便签纸上写满了“勇敢追梦,国家为你护航”“政策暖人心,求学路更宽” 等真挚寄语。这些温暖的文字与细致的政策解读相互呼应,既传递着对学子的殷切鼓励,也让政策背后的民生关怀直抵人心。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在千官镇文体广场线下咨询点摊位活动,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队员向当地学子进行资助政策讲解宣传,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引导群众参与趣味套圈游戏,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在千官镇文体广场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千官镇群众参与政策咨询摊位和趣味问答摊位,邱贤耀供图。
走街串巷,架起“移动化的政策广播”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地,更在于融入日常。为此,队员们带着宣传资料深入千官镇的村庄街道、健身广场等人员密集地,以“身边案例 + 手机演示”的灵活形式普及政策知识。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申请是否方便”“助学贷款后期还款压力大不大”“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等核心问题,队员们用亲切的粤语现场解惑,将抽象的政策条文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走访中,不少群众坦言:“国家资助政策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好事,我们肯定会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亲戚邻居。”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在千官镇进行资助政策宣传调研,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给当地学子进行资助政策答疑解惑,周钧泽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给当地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传讲解,周钧泽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对当地家长进行资助政策讲解及采访,周钧泽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对当地家长开展关于国家资助政策知晓度等情况的问卷调查,周钧泽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通过街道走访形式在千官镇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调研活动,邱贤耀供图。
系统讲解,打造“沉浸式的政策课堂”
为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加深群众理解深度,团队在当地团委的协助下,精心组织了一场线下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宣传讲座。讲座采用“系统讲解 + 互动问答 + 现场实操” 的模式,从义务教育阶段的 “两免一补”,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奖学金、助学金体系,逐条梳理各学段资助政策的脉络。现场村民踊跃举手提问,气氛热烈非凡。此外,讲解员们还专们介绍了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鼓励有志青年走 “参军入伍 — 资助上学 — 成长成才” 的阳光大道,让政策的辐射力延伸至更多领域。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指导老师孟亚丽与队员钟雨暄开展资助专题讲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指导老师孟亚丽与队员钟雨暄开展资助专题讲座,朱万婷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对有需要的群众进行资助政策的具体讲解,朱万婷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与资助政策专题讲座合照,邱贤耀供图。
协作座谈,搭建“政校村的共建平台”
精准施策离不开多方联动。团队主动对接水美村、均荣村村委会,联合村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双方共同敲定入户宣传的具体方案,圈定优先走访的困难家庭名单,细致摸排各家庭的实际困境,并认真听取村干部关于政策落地的难点反馈。针对“部分家长对政策认知不深入”“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压力”等突出问题,队员们当即优化方案:现场协助村民关注“中国学生资助”“广东教育”等公众号,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查询政策动态。通过多元化形式,政策传达的清晰度与可达性得到显著提升,真正实现暖心服务 “零距离”。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与均荣村钟书记进行座谈交流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与水美村何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与水美村村干部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与均荣村村干部合照,邱贤耀供图。
入户走访,打通“最后的政策通道”
带着政策资料与沉甸甸的责任,队员们踏入水美村、均荣村的一户户农家小院。在昏暗的堂屋里、整洁的书桌旁,他们与困难家庭促膝长谈,聚焦学前教育、高中/中职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经济压力,逐条讲解适用政策。队员们用通俗的比喻还原政策逻辑,还用红笔在宣传册上圈注重点,确保群众“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带得回家”。每走访一户,他们都耐心协助匹配最合适的资助项目,全力为学子铺就畅通的求学之路。走访途中,家长紧握不放的双手、学子眼中闪烁的感激光芒、一声声质朴的“多谢”,都成为队员们青春奉献最温暖的注脚。许多家长深受触动,主动索要多余的宣传资料,要把这些惠民政策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邻里,让温暖不断传递。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对当地家长进行资助政策宣讲,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指导老师对当地学子进行资助政策宣讲,邱贤耀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温情走访困难户并开展暖心交流。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对当地学子进行资助政策宣讲,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成员对当地学子进行资助政策宣讲,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与入户家庭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与入户家庭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水美村村干部与入户家庭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与入户家庭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政青春政策筑梦队与入户家庭合照,邱贤耀供图。
问卷调研,倾听 “最真实的政策民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对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知晓度与实际需求,让政策宣传更具针对性,政青春政策筑梦队在千官镇还开展了问卷调研活动。队员们向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情况的群众发放问卷,收集大家对于政策的看法、疑问以及在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等信息。通过这份问卷,团队希望能听到最真实的民声,捕捉到政策宣传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为后续更精准地开展政策讲解、优化宣传方式提供依据,从而让国家教育资助政策更好地贴合当地群众的需求,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图为千官镇群众填写队伍设计的关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调查问卷,邱贤耀供图。
图为2025年7月6日至12日千官镇国家教育资助政策调查问卷结果,钟雨暄供图。
数据来源:政青春政策筑梦队2025年7月自主调查,图表由成员根据原始数据制作。
图为2025年7月6日至12日千官镇国家教育资助政策调查问卷结果,钟雨暄供图。
数据来源:政青春政策筑梦队2025年7月自主调查,图表由成员根据原始数据制作。
图为2025年7月6日至12日千官镇国家教育资助政策调查问卷结果,钟雨暄供图。
数据来源:政青春政策筑梦队2025年7月自主调查,图表由成员根据原始数据制作。
七天的时光转瞬即逝。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千官镇政府、团委以及水美村、均荣村村委会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与倾力协助。活动虽已落幕,但青春与梦想的故事仍在续写。那些在咨询台前专注聆听的面庞,在农家院落里紧握的双手,在讲座现场踊跃提问的声音,都将化作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这一程,我们为乡村学子带去希望;下一程,我们仍将步履不停,让政策的根系深扎基层土壤,让青春的光芒照亮更多梦想的征途。
让一份政策传递千万家的光
愿每个孩子都不因经济止步求学
撰文 | 钟雨暄
图片 | 邱贤耀、朱万婷、钟雨暄、周钧泽
审核 | 姚凡 王煦 孟亚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