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教育教学的“底线工程”,对初中而言,面对青春期学生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安全管理绝不能是“挂标语、开大会”的花拳绣腿。梓潼县潼江初级中学校立足初中办学实际,将“精细防控”融入日常,用“智慧手段”破解难题,让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守护”,筑牢了师生安全的“防护网”。
安全管理的根基,是“全场景覆盖”而非“重点抽查”。过去,部分学校的安全工作常陷入“抓大放小”的误区,重校舍安全、轻日常细节,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我校推行“网格化巡查”机制,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食堂、宿舍等8大网格,每个网格明确“管理员+责任教师”,制定《安全巡查清单》,细化到“楼梯扶手螺丝是否松动”“食堂餐具消毒记录是否完整”“实验室试剂存放是否规范”等50余项具体内容。去年秋季,运动区网格的责任教师在巡查中发现篮球架底座螺丝松动,当即设置警示标识并联系维修,及时化解了潜在风险。这印证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唯有抓细抓实每个环节,才能筑牢安全根基。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沉浸式教育”而非“说教灌输”。初中生对空洞的安全说教易产生抵触,单纯“念文件、看视频”的教育效果甚微。我们摒弃“全文粘贴”的教案模式,打造“场景化安全课堂”:在消防演练中,让学生亲手操作灭火器、模拟火场逃生;在防踩踏教育中,通过“拥挤场景模拟”讲解避让技巧;针对“校园欺凌”,组织学生编排情景剧,在角色扮演中明晰界限。同时,开设“安全金点子”征集活动,有学生提议在楼梯转角设置“反光镜”,在宿舍走廊安装“防滑提示灯”,这些建议均已落地实施。这种互动式教育远比单向灌输更有感染力,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家校社协同”而非“学校独奏”。校园安全不是学校的“独角戏”,尤其初中阶段,学生上下学途中、校外活动时的安全隐患更需多方共管。我校搭建“安全联动平台”,摒弃“仅靠通知传达”的低效模式:联合社区民警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用真实案例讲解网络诈骗套路;邀请家长参与“安全开放日”,体验校园巡查流程,学习家校安全衔接技巧;建立“家校安全群”,实时推送“恶劣天气出行提示”“防溺水预警”等信息。去年暑期,通过群内预警和家长联动,成功劝阻了3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的行为。正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家校社拧成一股绳,才能织密安全防护网。
校园安全管理没有“终点线”,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把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守护师生平安。梓潼县潼江初级中学校将继续在“细”字上做文章、在“智”字上下功夫,用扎实的管理、务实的举措,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梓潼县潼江初级中学校 王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