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天津工业大学人民武装部组织“赤子寻迹·烽火薪传”实践团,以退伍大学生士兵为骨干,携我校优秀学生教官、国旗护卫队骨干成员,先后奔赴辽宁沈阳与山西阳泉两地,开展了一场贯穿历史与当下的红色研学之旅,引导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强调,“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实践团成员奔赴山西阳泉,来到巍然矗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全体成员庄严列队、敬献花篮,以军人姿态致敬英灵,誓言传承精神。转至百团大战纪念馆内,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
随后,实践团成员深入狼峪红色抗战遗址,沿着当年八路军战士战斗过的山路前行,在残垣断壁间探寻抗战时期军民联防的历史痕迹,探寻当地历史中八路军与群众并肩作战、保卫家园的鲜活故事,切实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退伍兵王俐透过历史的痕迹凝视民族命运的转折。这片黑土地上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早的抗战呐喊,是我们铭记历史、追溯抗争起点的关键坐标。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用心灵感受精神的传承“从沈阳到阳泉,构建起从东北抗联至华北敌后、从辽沈要冲到太行山脉的抗战精神图谱。我们不仅是在寻找历史的遗迹,更是在校准一代人的精神坐标。”实践团成员张宗雪玉说。
实践团以“寻抗战足迹、悟民族精神、做时代新人”为主线,选取沈阳与山西两地作为寻迹地,沈阳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地,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山西阳泉作为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则是八路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的重要见证。两地一东一西,分别对应抗战初期艰难御敌与相持阶段主动反击的关键节点,共同串联起中华民族从觉醒到奋起、从苦难到辉煌的历史进程。
实践团成员主动扛起征兵宣传的“青春旗帜”,走进各学院、社区街道、中小学等,结合自身军旅经历,向适龄青年讲述“穿上军装是荣耀,保家卫国是责任”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校内担任学生教官开展军事技能教学,让军人的严谨作风与担当精神在校园里落地生根。这份从历史中走来的赤诚,正化作新时代青年“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在守护与传承中续写新的篇章。
不忘苦难历史,砥砺复兴之志。此次研学活动既是对英雄事迹的铭记,更是对红色基因的接力与传承。实践团成员将带着这份红色的记忆和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自信自强的新时代青年答卷,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实践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