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25日讯(通讯员 王颖)2025年7月7日至8月5日期间,为破解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托管难题,天津师范大学 “筑梦童心”志愿服务队响应号召,开展 2025 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先后走进南开区宁福里、西青区金友花园、河北区诗景颂苑等社区,聚焦该群体子女需求,开设书法、朗诵、剪纸等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为假期生活添彩赋能。
“平时忙着跑单,孩子暑假一个人在家总不放心,这活动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南开区宁福里社区的外卖骑手王师傅望着参加书法课的孩子,满脸欣慰。该社区新就业群体集中,服务队在此开展“翰墨中华”主题书法启蒙课。
课堂上,志愿者用通俗语言讲解汉字演变 ——从殷商甲骨文到秦代小篆,从汉代隶书到魏晋楷行草,帮孩子们建立初步认知。“横平竖直”“蚕头雁尾”等书法术语,也被转化成生动故事助其理解。孩子们在志愿者手把手指导下首次握起毛笔,笔下笔画虽稚嫩,却满是认真与好奇。笔墨间,他们触摸的不仅是纸砚,更是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悄然滋生。
▲图为《翰墨中华》文化课堂志愿者帮助孩子练习硬笔书法
▲图为《翰墨中华》文化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倾听志愿者讲解汉字演变小知识▲图为《翰墨中华》文化课堂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展示练习的书法作品
西青区金友花园社区的 “小小播音员”课程,同样围绕新就业群体子女展开。活动中,志愿者以“舌头体操”“唇部健身操”等趣味热身,带孩子们走进“声音魔法学院”。针对部分孩子因父母忙碌而内向的情况,志愿者独创“五色花朗诵法”,从身姿、呼吸、节奏、表情等方面系统训练表达能力。
从起初羞涩不敢发声,到后来大胆开口,再到集体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时的铿锵有力,孩子们在语言世界里重拾自信。快递员李女士的女儿小琳说: “跟着志愿者哥哥姐姐学朗诵,我敢在大家面前说话了,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图为《小小播音员》文化课堂上孩子展示《数枣》绕口令
▲图为《小小播音员》文化课堂上孩子们练习“五色花朗诵法”
“一张红纸不算大,剪刀代笔巧画画……”剪纸课程上,志愿者老师的俏皮谜语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兴趣。志愿者从先唐镂空雕刻讲起,介绍剪纸在唐宋的民俗发展、明清的鼎盛状况,还通过地域风格对比和抢答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中了解文化底蕴。
动手环节里,孩子们按 “对称剪纸六步法”专注创作,“咔嚓”声中,彩纸变成栩栩如生的窗花。新就业群体子女小宇举着剪好的“小兔子”兴奋道:“这是我送给妈妈的礼物,她平时送货辛苦啦。”孩子们争相展示作品、讲述创意,热爱传统的种子在剪画间慢慢扎根。
▲图为《纸上生花》文化课堂上孩子们热情参与猜谜游戏
▲图为《纸上生花》文化课堂上孩子勇敢讲述剪纸作品的含义
▲图为《纸上生花》文化课堂孩子们和志愿者们一起展示剪纸作品
本次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的文化课堂上,服务队以专业与爱心为桥,将高校教育资源引入社区,把文化传承融入游戏与实践。活动既解了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又为孩子们搭起成长平台——每一项活动不只是技能传授,更是心灵对话与文化启蒙,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服务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 “七彩假期”活动内涵,结合新就业群体子女实际需求,拓展更多非遗与实用技能课程,携手社区妇联、文化站等多方力量,持续打造寓教于乐的假期成长环境,让“七彩假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港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