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禾润乡土,同心护万家 —— 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2025-08-18 10:49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1千
38
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7月中旬,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团队奔赴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双泉镇与张夏镇,开展以“支教助学、医疗科普、敬老助老”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扎根基层,用温暖陪伴成长,用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义诊护航 推拿送暖

在广里店村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场以“青春助力夕阳红”为主题的健康科普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团队青禾同心队,“探梦行舟,熨心筑梦”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将夏季中医养生理念带进社区,通过拍八虚、耳穴压豆、穴位推拿等通俗易懂、体验感强的方式,让老人们了解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提升老年人对中医保健的认知与接受度。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孝里社工站密切协作,为老人们详细讲解饮食调理、作息安排、疾病预防等知识,确保即便是听力不佳的老人,也能通过一对一讲解掌握实用健康要点。推拿环节更是受到热烈欢迎,不少老人表示“孩子们手法专业、态度亲切,感觉比在诊所还贴心”。

经典润心 艺体启智

每天清晨八点半,孝里童善儿童关爱中心的教室里便响起琅琅书声与活泼乐音。青禾同心队的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篇章,在简短却隽永的文句中涵养品德。孩子们神情专注,稚嫩的声音与古老的文字交织,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温暖画卷。伴随着悠扬音乐,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进行“音乐律动”练习,舒展筋骨,开启充满希望的一天。“五禽戏”教学更添意趣,将传统养生功法化为生动的体育课——“鹿抵” 时的轻盈转身、“熊晃” 时的沉稳摆臂,孩子们模仿动作、分组竞技,在中医传统体技中强身健体、陶冶性情。

药香知理,科学启航

黄河岸边的草木,课堂上化作会说话的教材。青禾同心队的志愿者精心准备黄河流域常见药用植物图片,讲述它们的功效与故事,并指导孩子们制作个性化的“植物百科卡”。从“金银花清热解毒”到“艾草温经止痛”,中医的神奇在一双双童真的眼眸中悄然播种。在“药材气味辨识赛”上,志愿者将薄荷、陈皮等中药材装进密封盒,让孩子们闭眼嗅闻,根据气味猜测药材名称或功效。低年级孩子兴奋地说“凉凉的”“像糖果味”,高年级则能自信辨认“这是陈皮,化痰理气”。这一环节既锻炼了嗅觉敏感度,又加深了他们对中药的认识。

从《四季养生诀》的吟诵到卡通穴位图前的互按体验,从放大镜下的植物纤维观察到量杯里的液体实验,中医智慧与科学思维在此交融,让药香里生出探索世界的勇气。尤其是在“趣味针灸推拿体验课”中,志愿者带孩子们认识合谷穴、足三里、内关穴等,并指导他们互相按压体验,既有趣又实用,在童心中种下“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

此次“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等学科专业优势,志愿者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以趣味中医课堂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推动传承与健康理念的深入普及;以细致入微的健康服务,彰显中医的实用价值与温暖关怀。

未来,各个队伍将持续推动学校与所在学院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鼓励更多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乡村,用专业所学服务基层民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