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时值小暑节气,安徽黄山圣天地颐养公馆内艾香氤氲,掌声阵阵。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脉薪火实践团在此开展“中医护安康”主题义诊活动,通过健康检测、推拿艾灸、香囊赠授、功法教学四大板块,为长辈们提供专业中医诊疗服务,将“冬病夏治”的千年智慧转化为惠及银龄群体的健康实践。
岐黄仁术:专业服务守护银龄健康
在健康监测区,志愿者运用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为长辈们测量关键指标,根据其平素身体状况提供有益建议。“您目前在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低压仍然偏高,需要及时找心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中医学专业大四学生董宇昂在问询后给出建议。
实践团队员在为老人测量血压提供健康咨询。
推拿艾灸区成为最受欢迎的诊疗单元。艾条点燃,艾香袅袅,志愿者们或艾灸或推拿,精准作用于穴位,多位长辈直言“一股暖流走遍全身,紧绷的肩膀松快多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志愿者们借此机会,向长辈们详细讲解日常艾灸保健方法,教授建议温灸技法,“关元穴培补元气,足三里健运脾胃,三伏天施灸事半功倍”,引导长辈们养成良好保健习惯。
实践团队员在为老人艾灸推拿。
文化润心:中医药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中药香囊发放台前,志愿者们向长辈们赠送了亲手制作、蕴含艾叶、藿香、佩兰等中药成分的驱蚊防病香囊,并详细介绍了其提神醒脑、芳香化浊的功效原理。这些精心制作的香囊,不仅传递着浓浓的温情关爱,也生动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员在为老人科普中医药知识。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中医药文化科普长廊”。志愿者们向银龄长辈展示“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讲解三伏贴的适应症和作用效果。多位长辈在体质辨识宣传册前驻足,通过九型体质对照表了解自身调养要点。“我总是乏力没劲,应该是气虚体质吧。”73岁的吴伯伯在志愿者指导下记录下黄芪山药粥的配方。
代际共融:传统功法传递健康薪火
夕阳西斜时,公馆活动厅上演动人场景。在《高山流水》古琴伴奏中,实践团成员与长辈们共练养生功法八段锦和太极拳。“两手托天理三焦——注意呼吸与动作同步!”
实践团成员与长辈们共练养生功法八段锦。
银发学员与青衫学子动作整齐划一。太极拳爱好者林奶奶主动担任领操员:“这些孩子既专业又耐心,中医传承让人欣慰。”一招一式间,刚柔并济,不仅传承了中医养生功法,更体现了年轻学子对长辈健康的关怀与传统文化的敬意。
实践团义诊后在圣天地颐养公馆前合影留念
本次义诊活动由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脉薪火实践团精心组织,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社区养老,让传统中医的智慧惠及更多长者,为他们的盛夏健康保驾护航。(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脉薪火实践团,通讯员 林峙豪、周承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