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多元服务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助力百千万

2025-08-18 14:33 来源:中教网  樊星   阅读 1.3千
45
分享

暑假期间,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走进佛山市顺德区各地,围绕普法教育、非遗传承、基层治理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青春力量。

普法进校园:以“小律师”之名,护“大法治”之光

佛山大学法学院十八夏乡实践队于顺德容桂上佳市小学开展“普法明智,法汇童心”模拟法庭普法课程。课程以“模拟法庭+普法知识讲座”的形式展开,通过法庭构成和庭审过程的科普,让同学们亲身参与模拟法庭角色扮演和案情讨论,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在扮演“小律师”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同时,实践队创新教学方法,将所有同学纳入“原告律师”范畴,通过设置讨论小组和积分奖励机制,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形成高效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普法知识讲座上,老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普及网络校园暴力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同学们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通过此次普法活动,同学们的法律认知水平显著提升,真正做到了将法律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图为实践队员辅导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

非遗传承:让咏春拳“活”在乡村课堂

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到容桂上佳市小学开设非遗咏春传承课程。实践队通过“理论溯源+实践体验”双轨教学,引领同学们追溯咏春拳的起源和历史,增强同学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针对传统体育课学生体验感不强的问题,实践队探索出“老师领学+演示教学+学生自学”的课程模式,通过实践队成员的领学和亲身示范教学,再到同学们组队实践所学内容,增强同学们的互动感和学习兴趣。在实践队员的系统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冲拳直线发力、摊手、正掌腰马协同等咏春基础训练,不仅动作规范达标,对咏春文化的认知也显著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学生学习咏春拳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普法市集与反诈宣讲,守护社区法治与安全

为提高基层普法效能,十八夏乡实践队与乐从镇兴乐社区达成合作,开展了普法市集摆摊活动。实践队员精心准备了团扇、便利贴、亚克力钥匙扣等宣传产品,开展了“法律猜灯谜”“画出你心中的法”“普法狼人杀”等寓教于乐的普法小游戏,引导居民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让普法活动走进群众的社区生活。

此外,实践队还前往乐从镇兴乐社区,开展了“法律‘防火墙’,守护我的网络小天地”主题普法讲座,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网络隐私窃取、预防网络暴力等内容,并穿插普法情景剧,以生动诙谐的演绎吸引群众的兴趣,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图为实践队员与居民玩“普法狼人杀”

基层调研:探索基层法律服务新路径

实践队前往容桂街道幸福社区和均安镇沙头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基层法律服务是如何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的。沙头社区成立“乡贤调解工作室”,乡贤们凭借对社区的深度了解和居民信任,化身化解邻里纠纷的“和事佬”,采用“倾听-疏导-协商”三步法,为居民构筑便捷有效的法律支持网;幸福社区着力构建多元法律服务平台,设立每周二律师值班的法律工作室,并注重发挥老党员示范作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服务架构。两地的访谈调研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法律从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贯彻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日常。未来,实践队将聚焦机制优化与服务创新,为提升基层法律服务能力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