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质减负,提高南浔区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南浔区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专题研训第二次活动于5月24日在双林庆同小学举行。
上午,由三位青年教师进行课例展示。第一节课由庆同小学丁家琪老师执教《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度量的起始课,丁老师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统一度量标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明白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长度单位的累加;旧馆小学郎佳颖老师执教的是《角的度量》,郎老师从“测一测线段的长度、长方形的面积、角的大小”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测量角的度数,在交流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中让学生体会度量角的本质。南浔附小慎菲菲老师执教了《长方体的认识》,慎老师让学生用拼、搭、围、摆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建立模型,又通过讨论“至少留下( )条棱能还原长方体?”让学生明白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三节课后是互动评课环节,由南浔实小的吴月斐老师主持。吴老师围绕这几节课“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优缺点有哪些?你会怎么上?”这三个问题和参训的老师进行互动。老师们认为平时上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停留在一节课上,要有结构的教,让学生有关联地学。
下午,练市小学高雅虹老师、重兆小学沈佳佳老师、马腰小学王琪涛老师以三个关键核心素养词“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做了观点报告。省特级教师张国良老师围绕“关联”和“整合”两个关键词对“图形与几何”整个领域作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2022之变”的专题讲座,张老师指出2022版数学新课标关于“图形与几何”增减内容整体变化不大,但内容的安排更加关注原理的一致性,有利于实现数学学习的中小幼衔接。
最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徐勤芳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徐老师鼓励青年教师要学习、实践,把教学的眼光放长远,常思考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要上好关键的种子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