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传承闽籍科学家风骨 以代码赓续精神薪火——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计算机工程系开展大思政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02 10:2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88
7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动学科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同时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4月至7月期间,组织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闽籍科技精英故事”为主题的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在至诚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计算机工程系党总支精心策划,组建“溯光・逐新・铸魂”实践队,获得学院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项项目立项,实践队深入福州和长汀,开展了多场实践活动。

本次思政实践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局限,以“高校+小学”的双线实践构建传播矩阵,用实际行动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闽籍科技精英故事。

(“溯光・逐新・铸魂”实践队立项)

溯闽贤兴邦迹 焕改革创新光

本次实践活动首创“双师指导”形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璐洁老师与计算机工程系辅导员贺朋飞担任指导老师,核心团队由计算机工程系四名学生组成。实践队以“溯源闽籍AI先驱张钹院士的爱国论实践”为主线,聚焦张钹院士生平事迹展开深入调研,系统梳理其科技报国的奋斗历程与精神内核。团队将科学家精神中蕴含的创新基因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介绍的“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推动科学家精神与计算机专业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探索新路径。

(实践队员讲思政课视频录制)

逐科海星火梦 启少年探新程

2025年5月至7月,实践队先后走进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和龙岩市长汀县祥和社区,以“闽科之光・薪火相传”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将闽籍科学家精神宣讲与少儿编程课堂相结合。在小学活动中,退役大学生周杨骏琪结合自身经历科普人工智能知识、讲述闽籍科学家奋斗故事,实践队带来的机器狗“铁蛋”以灵动动作引发孩子们兴趣;随后的编程课程以伸缩夹子积木搭建为切入点,融合编程知识与物理原理,培养孩子们的基础编程思维。7月祥和社区的活动则在保留科学家精神宣讲、积木搭建等经典环节基础上,新增 Scratch 编程教学,让孩子们通过操作电脑感受编程魅力,同时也设置互动小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

“闽科之光・薪火相传”系列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与知识的双重滋养,让他们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心中悄然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助力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退役大学生宣讲闽籍科学家精神)

(实践队员给小朋友演示机器狗“铁蛋”跳舞)

(祥和社区小朋友栏杆门积木搭建成果展示)

铸青春报国志 凝时代奋进魂

实践队特设面对面访谈环节,邀请计算机工程系两名学生分享感悟。退伍大学生周杨骏琪结合军旅经历谈到,部队锤炼的“责任”、“担当”精神,已转化为专业学习中攻克技术难题的韧性,他将个人编程技能与国家网络安全需求相联结,诠释“科技报国”内涵;吴志诚同学则分享多次三下乡经历,称乡村孩子对编程的好奇让他认识到技术需兼顾创新与普惠,未来将致力于开发服务民生的智能应用,助力乡村振兴。两位同学的分享,生动展现新时代至诚计算机学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以行动践行科技报国使命的决心,为活动注入了鲜活的青年视角与奋斗力量。

(实践队面对面访谈录制)

汇实践硕果 续薪火相传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溯光・逐新・铸魂”实践队开展“溯源闽籍AI先驱张钹院士的爱国论实践”活动,推动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交融,将“科技报国”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彰显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传承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上的创新探索,激励青年学子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在科技强国道路上砥砺前行,让爱国与创新精神代代相传,为民族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图/文: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