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信仰为基 热血铸魂 —— 长安大学“志赴西疆·承启新章”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开展社会实践

2025-08-01 18:39 来源:中教网  余虹莹   阅读 9.3千
302
分享

中教网8月1日讯(通讯员 余虹莹) 为深入感悟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刻理解屯垦戍边、维稳戍边的伟大壮举,7月18日,长安大学“志赴西疆·承启新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85团位于中哈边境,边境线长达86公里,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实践队沿着中哈边界的国境线一路抵达西北之北,前往军武哨所、抗洪守土纪念馆、西北边境第一连纪念馆等地调研考察,深刻学习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在边疆热土体验了一堂生动的“戍边思政课”。

清晨,实践队在185团第一连纪念馆前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在西北边疆的晨曦中冉冉升起,全体队员肃立敬礼,以铿锵有力的歌声抒发赤子之心。站在祖国西北之巅的这片热土上,队员们深刻体悟到“边疆无小事,事事连国防”的深刻内涵,更理解了每一寸国土都凝聚着兵团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忠诚担当。

▲图为实践队于185团第一连纪念馆前举行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过后,实践队走进纪念馆,一段段兵团发展的珍贵历史展现在眼前。队员们跟随讲解,仔细观看展柜中的文物、照片,认真聆听兵团在无人之地用热血和汗水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同时肩负起保家卫国重任的艰难历程,一代代兵团人的坚守与付出为边疆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围绕兵团精神展开热烈讨论,被兵团先辈们的奋斗精神震撼,深刻认识到兵团发展历程中所蕴含的坚韧与担当。

▲图为实践队参观西北边境第一连纪念馆

随后,队员们沿着边境线继续西行,最终抵达“西北之北纪念碑”。站在纪念碑旁极目远眺,边境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创业的身影。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西北之北”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兵团人坚守边疆、保卫祖国的精神象征。

▲图为实践队前往西北之北纪念碑

下午,实践队前往抗洪守土纪念馆。馆内陈列详细展示了1988年界河阿拉克别克突发大洪水时,兵团人用血肉之躯堵住决口、阻止界河改道、成功守护国土的英勇事迹。队员们认真观看每一个展品,仿佛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战斗中。大家被兵团人在灾难面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染,深刻认识到兵团精神在关键时刻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图为实践队参观抗洪守土纪念馆

接着,实践队来到军武哨所,聆听马军武同志讲述他和妻子30余年每日坚持巡边、守水、护林的故事,这也是全体兵团人对祖国的忠诚与担当的缩影。实践队在军武哨所和边境沿线的部分执勤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清理杂草时,队员们需弯腰用力拔除,在一次又一次的俯身除草中,大家切身体会到哨所日常维护的不易,更体会到马军武夫妇30余年无惧寒暑和蚊虫肆虐坚守的艰辛,这份坚守让爱国戍边的精神在实践中愈发清晰厚重。

▲图为实践队在军武哨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感悟了兵团精神。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以兵团精神为指引,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 | 余虹莹

图片 | 贾则楠 涂尹豪

审核 | 何子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