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红韵黎平|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黔途星火”服务队:青春踏迹长征路,侗寨赋能谱新篇

2025-07-24 18:50 来源:中教网    阅读 2.0千
76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医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由1名指导老师和15名同学组成的“黔途星火”服务队于2025年7月12日至15日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黎平会议会址、肇兴侗寨、高屯镇少寨红军桥参观研学。

图1 “黔途星火”服务队出征前合影

溯青春航向,赴青春新程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7月12日下午,服务队循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前往黎平会议会址参观学习。作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端,黎平会议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走进会议旧址,陈旧的煤油灯、狭小的会议室、庄严的革命家雕塑等历史物件逐一映入眼帘,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场景,仿佛将时光带回到那个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关键时刻。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深切感悟到“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三敢”精神,它指引红军突破困局,凝聚各族力量、照亮前行之路。吾辈青年更应传承“三敢”精神,当以“敢闯新路”破局,跳出定式、探索新途;以“敢于突破”立身,直面阻碍、冲破束缚;以“敢于胜利”蓄力,坚定信念、勇夺成功!

图2-3 服务队参观黎平会议会址

黎平翘街,中间低,两头高,形似翘扁担,“一根挑起过红军长征重担的‘翘扁担’。”当地群众这样形象比喻黎平会议与翘街之间的“长征情”。翘街小雨润如酥,站在街道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在胸中回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长征无坦途,但青年有担当,吾辈青年决心接过这“翘扁担”,挑起新时代的重任。

图4 服务队参观翘街夜景

靛蓝染初心,青言话长征

2025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7月14日上午,服务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至肇兴侗寨侗品源非遗体验馆与省级非遗传承人陆勇妹交流学习,了解到侗寨妇女以蜡刀为“笔”,以蜂蜡为“墨”,一笔一刻“闯”出红色非遗长征路。此外,服务队历时八小时协作完成三幅蜡染作品,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高度专注、认真细致。这也让同学们明白了新时代青年要以自身的先进、坚强和过硬的本领传承非遗,赓续长征精神,走好属于新时代青年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7月14日下午,服务队与侗族青年围绕黎平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开始座谈交流,从黎平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自觉把“小我”的青春奋斗融入“大我”的时代洪流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青年应挺膺担当!

图5-7 服务队学习蜡染技艺并与非遗传承人交流

踏红军入黔桥,步青春长征源

7月15日,服务队赴高屯镇少寨红军桥开展红色研学,这座历经90余年风雨的木桥,铭刻着红军长征的红色记忆。当地侗族人动情地讲述当年红军和老百姓一起肩扛手抬、合力架桥的经历,令同学们真切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紧密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学们在追寻红色足迹中筑牢信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挺膺担当!(作者:李妙鑫 淮怡璇)

图8-10 红军桥参观学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