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代新青年—推普振兴实践团赴内蒙古库伦旗养蓄牧社区开展推普活动

2025-07-24 22:38 来源:中教网    阅读 3.5千
116
分享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7月18日,内蒙古库伦旗养畜牧社区传来阵阵清脆的诵读声。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代新青年—推普振兴实践团通过拼音教学、古诗词朗诵和食品文化科普,为乡村孩子铺就一条“普通话+文化”的双向学习之路,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和孩子们在一起,运用自己的知识为他们进行讲解,让我感觉非常幸福”实践团成员朱文杰说到。

拼音启航,童声筑梦

宣讲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刘航闻以趣味拼音教学拉开序幕。为增强学习趣味性,活动特别设置了"古诗拼音朗诵"互动环节,通过《古朗月行》《春晓》等经典诗词的诵读,帮助孩子们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实践团创新设计“语言+文化”沉浸式课堂,将普通话教学融入乡村振兴场景。在《悯农》朗诵环节,实践团成员刘翼翔用“蒙汉双语对照卡”帮助孩子们理解诗词含义;角色扮演游戏中,蒙古族小朋友用普通话模拟“小村长”介绍家乡荞麦产业,引得掌声连连。

“没想到孩子们学得这么快!”实践团指导教师丁毓城表示,“我们结合库伦旗‘荞麦之乡’特色,开发了《普通话助农手册》,帮助他们在未来电商直播、旅游服务中派上用场。”

食韵飘香,文化传承

实践团接下来的食品文化宣讲中,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与欢乐气息。宣讲团成员马万菩独具匠心,巧妙运用“走迷宫找食物”这一趣味游戏,引领小朋友们踏上一场探索美食文化的奇妙之旅。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于欢乐氛围中了解了丰富多元的美食文化。

成员王建翔在宣讲环节同样表现出色。课堂上,他讲解了当地传统美食的营养价值及健康益处,并鼓励孩子们全程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为加深理解,他还巧妙地将本地美食与天津特色小吃进行对比,让孩子们在讨论中用普通话描述不同美食的特点。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用普通话分享自己最喜爱的美食,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健康饮食的理解。随后,“绕口令”“萝卜蹲”“击鼓传花”等精彩游戏依次登场,小朋友们热情高涨,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课堂。

习胡传普,语通天下

随后,实践团成员拜访了当地擅长演奏三胡、四弦等传统乐器的民间艺人。在悠扬的琴声中,团队成员虚心请教蒙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从把位、指法到独特的节奏韵律,认真聆听老艺人的讲解,并尝试弹奏简单的曲调。“这些乐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看到年轻人愿意学习,我很高兴!”一位老艺人欣慰地说道。

在互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体验了蒙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还用普通话演绎经典民歌,将汉语的韵律与传统曲调相结合,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这种“双语弹唱”的创新形式,既展现了普通话的优美韵律,也让当地群众在熟悉的音乐中感受汉语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推动了语言互通和文化共融。

文化共生,民族团结

活动尾声,实践团与孩子们共同完成“语言连心树”——蒙古族小朋友写下蒙文“谢谢”,汉族孩子用普通话标注发音,绿叶形状的卡片挂满枝形展板。养畜牧社区书记塔娜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本次活动让语言与文化的相遇如此温暖而深刻,展现了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下一阶段,实践团将在当地绘制推普主题墙绘,通过艺术这一跨越语言的表达形式,进一步拓展普通话推广的广度与深度,使其成为连接各民族情感、促进文化交融的新桥梁。(朱文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