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涟漪计划”实践队合照)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绿色发展思想,7月9日-7月15日,三江学院东山校区“涟漪计划实践队”12名成员前往江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宁区禄口街道以及力学小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了解水知识、保护水资源、宣传水节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成员们奔赴城乡污水处理厂、农田水利灌溉区、开发区水厂、水-Park科技馆以及力学小学,以护水宣讲、实地勘察、志愿服务等形式,聚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在城乡污水处理厂,烈日炎炎下实地勘察的体验,深刻意识到每一滴干净的水资源都来之不易;在农田,感受现代科技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在科技馆,通过3D动画、沙盘模型、VR技术等活动方式,了解水循环过程;在学校,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宣讲,帮助新一代树立节水意识。此次实践旨在学习了解水与生态、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增强节水护水责任感,唤起社会对水生态环境的关注,用青春力量守护碧水清流,筑牢生态根基。
(图为污水净化后灌溉的农田和花卉)
聚城间微光,护点滴长河
7月9日,“涟漪计划”实践队正式开启他们的旅程。首先实践队来到了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成员们站在江宁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旁,看着清澈的水缓缓流入水稻田、从喷灌口中涌出滋润花卉,很难想象不久前,它们还是带着异味、混杂着各种杂质的污水。
(图为园区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高新区污水处理厂)
这场从“浊”到“清”的参观,像一堂生动的环保课,让成员们对污水处理的认知从模糊的“过滤”二字,变成了清晰的“步步净化”的画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了解了一整套工作流程,从预处理的“拦截”,到一级处理的“沉淀”,再到二级处理的“生物分解”,接着是生态缓冲的“深度净化”,最后化作农田里的“滋养源泉”。每一步都像一场精密的接力,从城市的“负担”变成了农田的“助力”。
7月10日,实践队来到了开发区水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沿着水处理流程的路线,一起巡检了各个车间。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水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领着实践队参观了中控室,实时监测各环节的设备运行参数和水质数据。
(图为专业人员为团队成员讲解污水处理工作原理)
守乡野清泉,润阡陌良田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筑牢乡村生态坏境根基,7月11日实践队来到了禄口乡镇污水处理厂,开启 “污水蜕变” 探秘。污水厂由总控室、治疗室、发育室、运行班组成,负责人带领队员们见证了从居民处排出,到进污水处理厂,再到澄清后出水的一整个流程。
(图为团队成员观察的沉淀样本)
11日下午,走进厂区理化实验室,这里摆满了化学试剂与水质样本,成员们目光专注,认真观察这些仪器与试剂。大家围聚在一起,热烈讨论试剂作用、仪器原理,试图揭开污水净化的神秘面纱 。最令人好奇的是两个对比水质沉淀样本,这些样本是采集同期沉淀池中的泥水,来判断沉淀的进程。
(图为农田灌溉水利工程)
7月12日,实践队来到成杨桥开展实地考察,探寻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沿着纵横交错的灌溉沟渠,直观感受到水资源合理调控对植被生长的关键支撑作用,这与农田水利设施的核心功能形成鲜明呼应——灌溉渠系精准输送的水流滋养作物、排涝系统及时疏导的积水保障根系活力,水利设施通过对水资源的科学调配、高效利用与动态调控,为农业生产构建起稳定的水生态环境。
(图为团队成员在水-Park的体验过程)
借科技之力,筑节水之基
7月13日,“涟漪计划”实践队走进了充满科技感与趣味性的水 Park 科技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知识探索之旅。踏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水幕投影,展示着水在自然界中的奇妙形态。实践队成员们在互动体验区通过3D动画、沙盘模型、VR技术等活动方式,亲身体验水的特性,学习水的知识;通过沉浸式骑行感受生态环境的优美。此外,馆内还设有 3D 影院,循环播放以水为主题的科普影片,由原创IP“小水珠”动画科普水循环过程,跟随小水滴的脚步,历经山川河流,见证水的生态循环。
(图为成员们观看3D动画和体验VR骑行)
以星火之言,漾护水之潮
为了推动形成珍惜、节约水资源的社会共识,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7月14日,实践队来到了力学小学分校区进行了有关“节水护水”主题的宣讲,成员们普及节水知识,增强节水意识,引导公众养成节水习惯,将“水知识”转化为“水行动”,让成员们在传播科学理念的同时,自身成为节水护水的践行者和倡导者。
(图为团队成员为力学小学学生讲解节水知识)
此次“了解水知识、保护水资源、宣传水节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场关于水的社会实践更像是一场“从课本到土地”的深度觉醒,那些具体的场景和细节,远比文字描述更能触动人心。活动的顺利进行,也让成员们对“水”的理解跳出了课本里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资源,而是与民生、生态、发展紧密交织的核心要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愿我们都能带着这次实践的感悟,从拧紧每一个水龙头做起,从参与一次护水行动开始,让珍惜水、爱护水成为一种习惯,也让节水意识深入更多人的心中,共同守护好这份滋养生命的馈赠。(三江学院“涟漪计划”实践队 供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