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会泽扩红后人忆长征,背篓银元点燃参军志

2025-07-22 18:16 来源:中教网  道雅娴 丁泳丹   阅读 1.5万
507
分享

中教网7月22日讯为响应国家“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号召,7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踏寻扩红足迹,传承红色星火”三下乡实践团学生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开展以“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走访活动,对会泽县委党校老师----黄艳进行了专访。

会泽是出滇入川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处。1935年,中央红军第九军团进入会泽,扩红1500人,筹款10万银元。黄艳老师的爷爷----黄兴顺,就是在扩红时期加入到了红军队伍中。

黄艳回忆,爷爷黄兴顺那时是个受尽压迫的长工,在县城的万人大会上,他亲历一位红军女战士借用他的背篓当宣讲台后,执意要付给他一块银元作酬谢——相当于租地主一年地的钱。红军的这份情义和诚信,让爷爷深受震撼,热血沸腾!他当场就把银元退了回去,高喊:“我不要银元,我要当红军!” 就这样,爷爷成了会泽扩红1500名光荣战士中的一员。

参军后,爷爷担任朱德总司令的炊事员七年,亲历长征中的艰难时刻:过草地时,目睹朱德总司令含泪杀战马充饥;他与战友冒险“尝百草”,为部队里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爬雪山时,极度疲惫的爷爷想靠着一块‘石头’歇口气,结果骇然发现那竟是前面牺牲战友冻僵的遗体……

1951年,他拖着在革命中染病的身体回到家乡会泽。回乡后,他不顾身体的疼痛,积极参与减租退押、清匪反霸等新中国的基层工作,直至63岁去世。

扩红点燃革命火种,长征淬炼不朽军魂,黄兴顺用一生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黄艳强调,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老一辈的精神财富需代代相传。生逢盛世的青年要以先辈为榜样,牢记使命,一步一脚印建设中国,实现复兴梦。

红军故事代代传,红军精神记心间。当年,会泽扩红1500人,但青史留名者仅100余人,征集到照片的仅19人。他们是星河般璀璨的丰碑,早把生命熔进民族复兴的晨曦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