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7月16日讯(通讯员 庄菲菲 陈钰洵) 7月8日-7月15日,广州商学院阳光展翅实践突击队的队员们扛着摄像机,穿梭在排下村的田间地头与文化场馆,将调研中发现的乡村故事转化为镜头语言,用青年视角为这个粤赣边界的小村庄量身打造 “文化名片”。
镜头对准 “舌尖上的生态”:让鲜果故事有画面
在鹰嘴桃基地,队员们一边拍摄果农疏果、套袋的细节,一边记录下果实在阳光上的状态。针对百香果,他们特意设计“从藤蔓到嘴边”的镜头线: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的特写、村民手工分拣的场景、切开后果肉流淌的动态画面,搭配“每一颗都带着东江源的清甜”的旁白,让“生态种植”不再是抽象概念。
“以前只知道果子好吃,现在才发现背后有这么多值得说的故事。”负责拍摄的队员表示,他们要做的就是让屏幕前的人看到果子生长的诚意。
图为突击队成员在种植基地里拍摄
笔触深挖 “馆内的记忆”:让村史故事变生动
走进村史馆,队员们对着老照片和村史介绍驻足良久。“排下村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多少个姓氏?”他们向村民追问细节,记录着 “建置沿革”“排下乡贤” 等故事。队员们结合调研时听到的革命故事,为展品补充“人物小传”,让红色历史从文字变成可感知的记忆。目前,他们已完成3套讲解词初稿,既保留史实准确性,又加入互动式提问,让不同的参观者看得懂、记得住。
青春表达 “看得见的乡愁”:让乡村魅力能传播
“队员们拍的不只是风景,是能让人想‘来看看’的冲动。”队员们将果园风光、村史细节与村民笑脸剪辑成3条短视频,配上年轻化文案,结合专业优势,还制作了中英文视频。
图为突击队成员在田地里拍摄
接下来,这些宣传视频和讲解词将交给村委会,助力排下村的文旅推广。“年轻人的眼睛能发现大家忽略的美。”村民们看着镜头里的村庄,感慨道。而对队员们来说,这场“用镜头讲好乡村故事” 的实践,正是青春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