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当传统文化遇见童心——天津师范大学“津蕴匠师”研学团的暑期社区奇妙游

2025-08-12 16:08 来源:中教网    阅读 3.5千
117
分享

七月的风裹挟着夏意,也吹来阵阵文化的清香。这个夏天,天津师范大学“津蕴匠师”研学团的成员们走进香逸园社区和福苑里社区,用别开生面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暑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漆扇上的斑斓童趣到香囊里的草木芬芳,研学团的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在动手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一把漆扇,画出童心天地

“你们知道吗?早在宋代,漆扇就是文人雅士的随身好物呢!”“童心绘漆扇 创意不设限”主题活动伊始,志愿者的提问就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特意准备了图文故事,从王羲之题扇的典故讲到现代漆艺的创新,当孩子们看到博物馆里珍藏的古扇图片时,小脸上满是惊叹。紧接着,志愿者们又耐心地讲解绘画技巧,如何构图、如何调色、如何运用线条表达情感,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开始了他们的创作之旅。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心中的美好世界一一呈现在扇面上。有的孩子描绘了夏日荷花的娇艳欲滴,粉色的花瓣在绿色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动人,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凉的世界;有的孩子画出了可爱的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它们或活泼可爱,或憨态可掬,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还有的孩子大胆地想象未来城市的样子,高楼大厦直插云霄,飞行汽车在空中穿梭,科技感十足。五彩的颜料在扇面上交织、融合,普通的漆扇在孩子们的手中摇身一变,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每一把扇子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和创意,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童真和乐趣。看着原本素净的漆扇渐渐被童真填满,我们忽然明白:传统文化从不是刻板的标本,而是能装下所有奇思妙想的容器。

一囊药香,藏起千年智慧

几天后,一场关于“气味”的奇妙探索——“采撷草木香 巧手制锦囊”中草药香囊DIY主题活动拉开了帷幕。“这是艾草,能赶走蚊子;这是薄荷,闻起来会清醒……”当志愿者把药材分给孩子们时,小鼻子们立刻凑了上来,此起彼伏的"哇"声特别治愈。有位小朋友认真地说:“原来奶奶端午节挂的草,这么厉害呀!”

了解了中草药的知识后,孩子们开始动手制作香囊。他们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药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装填进精美的香囊袋中。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任务。装填好药材后,孩子们又系上漂亮的流苏,一个个小巧玲珑、散发着淡淡药香的香囊就制作完成了。这些香囊不仅是驱蚊安神的好物,更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孩子们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当活动室里飘满草木清香,我们忽然发现: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生活智慧,原来能以这样柔软的方式,住进孩子们心里。

我们想做的,是架一座桥

作为“津蕴匠师”研学团的成员,每次看到孩子们眼睛里的光,我们都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我们始终相信,传统文化不该只躺在博物馆里,而要变成触手可及的东西。就像这次活动,漆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董,香囊也不是长辈们的专利,它们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伴、心里的念想。展望未来,“津蕴匠师”研学团计划进一步拓展活动内容和形式。研学团将深入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设计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活动项目。同时,团队还将加强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形成文化传承的常态化机制。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个夏天,社区的蝉鸣里,藏着漆扇的墨香与草药的芬芳。而我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当传统文化遇见童心,总会长出新的模样。

供稿 | 天津师范大学:戈一凡、王欣月、张子萱、贺明鸥、徐抒函、邱雅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