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同行”社会实践队深入“中国富硒茶之乡”紫阳县,开展为期11天的深度实践。团队面向易地搬迁居民、基层干部、老人、儿童等群体,以“推普破障、文化助老、茶旅赋能、政校联动”四维模式,探索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县域发展的新路径。
“语路生花”推普行动:以语言促融合、以推广促认同
作为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团队,团队先后走进仁和社区、城区养老服务中心等5个社区、2家养老机构,创新开展多层次场景化推普。活动涵盖普通话语法教学、有奖游戏、诗朗诵、“方言转译+情景对话”、读书分享会、书法教学等互动环节,针对茶产业痛点,增设茶术语培训,指导茶农模拟直播销售,实现语言能力与职业技能双提升。在儿童推普活动中,通过绕口令、发音挑战、古诗擂台等趣味互动夯实普通话基础。期间还通过问卷与访谈精准识别需求,引导群众重视和学习普通话。活动有效破除了乡村振兴中的沟通障碍,提升了居民的语言应用及职业技能水平。
“智绘桑榆”文化助老活动:兼具人文温度与振兴效能
团队积极响应国家老龄工作号召,在城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地开展“智绘桑榆”文化助老志愿服务,创新探索“精神关怀+文化互动+适老服务”融合模式。通过普通话推广、防范诈骗培训、养生保健讲座、太极拳、手指操教学、书法绘画教学、文艺汇演、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惠及老人超百名,并挂牌文化养老定点服务基地,奠定长期合作基础。
茶旅融合产业调研:赋能产教协同新路径
紧扣紫阳“五茶并举”战略,团队锚定产业痛点深度调研与服务:走访半亩茶园、焕古镇等12个产业点位,调研茶叶种植、加工、品牌建设、数字赋能全链条。与企业共建“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茶+非遗”,团队在半亩茶园亲身参与采茶与制茶流程的环节,深刻感受“一片茶叶背后的匠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程对活动进行直播,同时为茶农开展直播讲解与培训,助力茶产业发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传承基地——紫阳县何家大院体验紫阳民歌,将文化体验纳入茶旅融合调研视野。
政校对话:高校服务实现精准落地
团队先后与共青团紫阳县委、县教育体育局、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县茶业发展中心、向阳镇政府等紫阳县各级各部门干部开展座谈交流,围绕推普推广、茶旅融合等难题,形成专项建议反馈至政府部门,实现高校专业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在座谈中,团队与焕古镇达成重要合作共识,拟于2026年开园季联合开展“数字赋能茶香焕古”主题直播助农活动,共同探索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据悉,“阳光同行”社会实践队曾获“全国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省级三下乡优秀团队”、“省级优秀调研报告”、“挑战杯”省级特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荣誉。从田间地头到敬老院课堂,从非遗工坊到电商平台,“阳光同行”社会实践队用11天的脚步丈量紫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和使命。(通讯员 尚倩 张时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