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科技学院康遗筑梦突击队以 “珠海非遗 + 健康” 为主题开展百千万工程三下乡活动,七天间,队员们将非遗传承的深层意义融入实践,让珠海本土非遗在健康服务中焕发新生。
▲图为珠海科技学院康遗筑梦突击队团队合照
健康集市进社区,非遗与健康服务双落地
活动前三天,健康集市成为非遗与健康交融的生动载体。在三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队员们将非遗鹤舞与中医穴位知识结合,教老人们通过模仿仙鹤的轻盈动作养护身体,让古老的舞蹈技艺成为健康长寿的“助推器”;海澄村的集市上,“香囊巧制” 摊位让村民在挑选艾草、丁香等药材的过程中,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智慧,而这正是非遗中 “药食同源” 理念的鲜活体现;草堂村的 “盲草乐猜”“民谣绘境” 环节,则让居民在识别草药、聆听民谣的互动中,触摸到非遗文化里贴近自然、顺应规律的生活哲学。期间,队员们专程向鹤舞传承人学习舞步手势,在定家湾茶果传承人的指导下揉制米团、包裹馅料,亲身体验中深刻认识到:非遗并非陈列的展品,而是活在生活里的文化,其传承能让本土文化根脉更稳固,让社区生活更具人文温度。
▲图为健康集市鹤舞寻踪摊位现场
非遗课堂进校园,文化传承与健康知识共传递
后四天的社区非遗课堂,更是将传承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童触非遗,指韵飞扬” 活动中,一指禅推拿这一非遗技艺的讲解与演示,让孩子们明白传统推拿不仅是治病手段,更是蕴含 “治未病” 理念的健康智慧;“云鹤翩跹” 课堂上,小朋友们学跳鹤舞、制作头饰,在模仿仙鹤姿态的过程中,理解了其中 “吉祥长寿” 的文化寓意,也接过了传承这份灵动艺术的接力棒;定家湾茶果制作、珠海民歌赏析等课程,则让孩子们在揉面、传唱中,体会到非遗所承载的民俗风情与家族温情 —— 这些体验正是非遗传承的核心意义:让年轻一代从小建立文化认同,让本土文化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图为康遗筑梦小课堂一指禅推拿授课活动
实践活动显成效,文化活力与健康理念共传承
七天的实践里,康遗筑梦突击队以行动诠释:非遗传承不是孤立的保护,而是要让其融入当代生活,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当鹤舞成为健康运动,当茶果制作传递饮食文化,当一指禅推拿走进日常健康管理,非遗便从书本与展馆中走出,成为滋养生活、凝聚社区的精神力量。这种 “活态传承” 让文化遗产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也让健康服务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为康遗筑梦课堂活动结营合照
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深耕非遗传承与健康服务的融合之路,让珠海非遗在守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为文化复兴与社区福祉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 | 李星辰 谭骆 黄志慧
图片 | 张晁瑞
审核 | 马思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