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风采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以乐为媒,点亮童心

2025-07-14 16:45 来源:中教网    阅读 349
12
分享

在素质教育深化的背景下,儿童的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愈发受到关注。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围绕“童韵麒麟·乐润童心”主题,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体育运动等元素相结合,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旨在通过音乐律动、手工创作、体育游戏等丰富形式,激发儿童兴趣、培养综合素养,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新经验。

7月1日至2日,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采购活动所需物资,开展队内培训,强调活动安全要点,排练实践流程,模拟场景、演练话术,为实践蓄力。

7月3日,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成员利用奥尔夫破冰游戏点燃热情。“名字接龙”中,团队成员和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名字传递,“音乐圈圈舞”里,大家围圈自我介绍,用简单节奏拍手呼应,陌生感在笑声中消散。

团队成员进行《彩虹色的花》绘本分享

《彩虹色的花》绘本分享时,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成员搭配轻柔音乐讲述,引导孩子感受互助与温暖。故事结束,孩子们用身体节奏模拟花瓣张开、飘落,音乐与绘本的融合,让孩子沉浸式体验艺术魅力。

孩子们在进行情绪绘画创作

7月4日,情绪疗愈之旅开启。“我的表情变变变”游戏中,孩子们听到“开心”就露出灿烂的笑容;“难过”便耷拉着小脑袋,尽情释放情绪。“情绪绘画”时,孩子们用彩笔把内心感受涂满画纸;“情绪日记”则让孩子用绘画记录每日音乐心情。

7月5日,户外体育与音乐表征碰撞出奇妙火花。圈环成了运动与音乐的纽带:接力赛里,孩子跳过“圈环河”,落地瞬间踩出“咚-哒”节奏;前滚翻、后滚翻和侧滚翻时,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成员在旁护航,鼓励“像音乐旋律一样流畅翻滚”。体育活动结束后,让孩子们把活动感受画下来,并进行分享。

孩子们在自制简易乐器

7月6日,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带领孩子们用瓶子、沙子以及黄豆、红豆和黑豆制作简易乐器。自制乐器完成后,大家合奏《春天在哪里》,不同的乐器声交织在一起,虽不完美,却满是创作的喜悦。随后,有孩子即兴提议演奏《离别开初花》,师生就地用自制乐器和身体律动共创演绎,无预设的灵动互动成了意外亮点,孩子们成就感满满。

孩子们向团队成员分享情绪日记

7月7日,“情绪日记分享会”温馨开启。孩子们拿出画满心情的日记,轮流讲述音乐故事。有的孩子分享画着太阳的日记,说听欢快音乐时“像晒太阳一样温暖”,大家认真倾听,在分享中懂得共情。

孩子们在学习乐器演奏《春晓》

分享结束后,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成员给孩子们示范了碰铃、摇铃、沙蛋、双响筒四种乐器在《春晓》这首歌中的演奏。经过练习,孩子们从生疏到熟练,节奏更整齐,在合作演奏《春晓》中体会音乐的协作魅力。

7月8日,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和孩子们在操场开展音乐障碍赛。木板搭成“音符城堡”,软垫铺出“云朵区”,伴着奥尔夫乐曲,孩子们化身“音乐小勇士”:穿城堡时按节奏拍手,跃过软垫时踩出“咚-哒”节拍,欢笑声与节奏声交织成趣。

7月9日,举行“音乐会”暨结业仪式。孩子们的表演既有个人用自制乐器或身体节奏单独展示,也有团体演绎《苹果香》等节目,个人风采与集体协作相映成趣,把几日所学尽情展现。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为孩子们送上神秘小礼物,约定“音乐的故事,我们未完待续”。

7月10日,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进行反思总结以及宣传与报告撰写工作。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成员梳理了活动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完成活动照片的整理和归档留痕,总结“音体融合”经验,延续成长力量。

此次百千万工程活动,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以奥尔夫音乐为载体,走进儿童世界,经历了从忐忑到笃定的转变。实践过程中,他们见证了孩子们用简单材料迸发惊人创造力,也在歌声与笑容中体验到教育的温度与双向奔赴的意义:成人给予引导,孩子回馈真诚,共同完成一场心灵共鸣。团队协作与艺术融合的力量,让每位成员都意识到,再微小的付出都能为成长添砖加瓦。未来,惠州学院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希望持续深耕音乐与儿童发展的结合,开发更贴近童心的课程,让“教育即共鸣”的理念在更多场景中生根发芽。(作者:乡野律动·童心飞扬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