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追寻信仰之光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燎原志”社会实践团一行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实践,通过实地瞻仰核心纪念地标,感悟英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一、 丰碑下的震撼:信仰的力量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肃立于革命烈士就义群雕前。九位志士昂首挺胸、怒目圆睁的花岗岩形象,凝固着就义前的不屈瞬间。褴褛衣衫与沉重镣铐的细节,无声诉说着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于此场景下,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信仰才是支撑革命者在至暗时刻挺直脊梁的钢铁脊骨。
移步前行,团队抵达高耸的烈士纪念碑下。团队整齐列队,敬献花圈,垂首默哀。仰望42.3米高的肃穆碑身,基座浮雕上革命者前赴后继的身影历历在目,碑顶“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员们意识到丰碑不仅是对历史的铭刻,更是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宁死不屈精神的不朽象征。
穿过纪念桥,拾级而上,团队步入庄严肃穆的忠魂亭。黑色大理石碑上密集的英名令人肃然起敬。团队成员轻拭碑面,凝视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仿佛透过碑文目睹了那些壮烈的历史。在庄重的氛围中,大家由衷体会到无数英烈共同铸就了民族解放的基石,他们的集体牺牲重于泰山。
图1 魏钰洋拍摄
二、 青石间的回响:生命的重量
在松柏环绕的知名烈士墓区,汉白玉墓碑整齐肃立。成员们逐碑缓行,敬献白菊,细读碑文。烈士们短暂的生命跨度与永恒的信仰追求形成强烈对比。驻足墓前,成员们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以青春为火把照亮黑暗的决心,更明悟如此行为方可诠释“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生命价值。
从群雕的集体悲壮到墓区的个体终结,从纪念碑的宏阔到忠魂亭的沉郁,每一处遗迹都是历史的见证。团队成员一致感悟:雨花台的一石一碑皆是教科书,无声传递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深刻内涵,激励后人珍惜当下、勇担使命。同时,团队成员纷纷立下诺言,愿以英杰为镜,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坚守初心,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勇担使命,让青春在服务国家与人民的道路上绽放永不褪色的光芒,以吾辈奋斗共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图2 朱徐徐拍摄
三、 心灵深处的共鸣:传承的使命
在雨花台这片浸润着英烈鲜血的土地上,我们不仅是在瞻仰历史,更是在寻找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此次参观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认为,要将革命先烈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新时代红色血脉的传人。我们也立下志向,要像先辈一样,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雨花台不仅是缅怀英烈的地方,更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烈士就义群雕,到国际歌照壁,又到忠魂亭,这一处处红色经典彰显着革命者的英勇事迹,也让参观者更加清楚地理解了那段历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革命先烈的伟大贡献。
四、 烽火中的记忆:青春的担当
为了在新时代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南京师范大学“燎原志”团队以独特视角,用镜头记录雨花台的庄严与肃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传抖音视频和公众号文章,这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还使我们得以讲述先烈故事,传递信仰力量,让历史在新媒体时代焕发新生,激励更多青年勇担使命,传承红色精神。
图3陈龙玺拍摄
结语:
雨花台之行,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作为青年学子的我们在革命圣地中亲身体验了先烈们的不朽精神与崇高牺牲。此行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传统的信念。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必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行动,将革命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传播红色文化,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肩负使命,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全部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通讯员 濮睿曦 杨浩然 杜昶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