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空中交警”护航低空安全 ——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探访火蓝“低慢小”飞行器探测与反制技术

2025-07-03 10:36 来源:中教网  汪新琪 詹思月 王心妍   阅读 7.1千
231
分享

中教网7月3日讯(通讯员 汪新琪)随着低空经济被国家列为战略新兴产业,无人机应用的迅猛发展对安全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7月2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数据+特色航空小镇”调研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芜湖火蓝大数据有限公司,对话公司负责人张俊杰,深入探秘这家本土科技企业如何依托自主研发的无线电频谱侦测技术,在低空安全领域构筑坚实防线,为高考护航、重点区域防护等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技术立身:频谱侦测构筑“无形天网”

“2025年是低空经济的元年,而公司的定位就是低空安全的守护者。”火蓝科技张俊杰向团队成员介绍。公司核心聚焦无人机探测、反制、管控领域,其自主研发的便携式频谱侦测设备(如腰挂式、胸卡式接收器)能实时捕获无人机起飞信号,结合云平台和小程序,实现“无人机位置+飞手位置”的精准定位与轨迹追踪,形成“发现-识别-定位-处置”的全链条闭环。

图为张俊杰向团队成员介绍公司研发的实时追踪可视化平台。安徽师范大学王心妍/摄

这项核心技术已通过公安部三所权威认证,并在今年芜湖及周边地区的活动安保中大显身手。“高考期间,有无人机刚起飞几秒钟,就被火蓝的系统瞬间锁定并报警。”张俊杰分享的实战案例中,这套由便携侦测设备、察打一体枪和指挥平台组成的系统,成为了考场低空安全的“隐形护盾”。芜湖、蚌埠等地的公安部门也发来了感谢信。

需求驱动:从政策落地到场景深耕

访谈中,张俊杰强调了国家政策与行业痛点的双重驱动。2024年国家明确要求所有新生产无人机必须对外发送报文,为频谱侦测提供了政策基础。同时,国内对低空安全的刚性需求日益凸显:国家反恐法规要求重点反恐防护单位建立自主防御能力;重大活动、赛事如高考、马拉松等,对无人机“黑飞”的防范需求迫切。

“火蓝的产品已应用于军警要地等重点区域防护,并正积极拓展大型工矿企业、高端物业等民用市场。”张俊杰表示,公司未来将致力于研发多模态融合技术,以应对更复杂的低空安防挑战,提升系统在各类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芜湖速度:四个月打造六款硬核产品

作为芜湖国家低空经济试点城市中的创新力量,火蓝科技展现了惊人的“芜湖速度”和执行力。张俊杰透露,公司团队仅用四个月时间,便完成了核心技术攻关,成功推出了6款无人机侦测与反制产品原型、3个云平台,并成功获得权威认证和初步客户案例。

图为火蓝无人机智能管控云平台。 “这个领域尚处于早期,尚未形成绝对头部。火蓝大数据秉承科研引领、产业报国的精神,积极创新、快速迭代。”张俊杰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理念。公司正积极筹备参加今年9月的芜湖低空经济展览会,目标是在“军、警、民、贸”四大方向持续发力。

青年之声:低空经济呼唤跨界融合

参与访谈的安师大学生汪新琪表示,此次调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低空安全对城市治理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本土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频谱技术听起来专业,在守护考场安静、保障活动安全、保护关键设施方面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张俊杰鼓励青年学子投身低空经济:“这片新兴的交叉领域,最需要的就是你们敢于跨界探索、勇于躬身实践的热情。”火蓝科技正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已与安徽师范大学数统学院共建实习基地,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才。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在低空经济的广阔蓝海中,安全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安徽火蓝科技以技术为矛,以市场需求为盾,正努力打造低空安全领域的“芜湖名片”。据悉,该公司已吸引投资关注,正积极推进产品工业化定型,力争年内实现量产,为构建安全、有序的低空环境贡献科技力量。他们的探索,也生动诠释了新兴赛道上本土科技企业的创新韧性与担当。(本文素材经芜湖火蓝大数据有限公司审核确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