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动态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糕点纹样变身创意版画,看小学生们“玩转”非遗

2025-08-19 00:19 来源:中教网  曾碧英   阅读 124
4
分享

“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从顺德糕点模子上来的!” 在容桂上佳市小学的课堂上,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的队员拿起一块传统糕点模具,向好奇的小学生们展示。这群大学生带来的是一堂特别的非遗美育课:教孩子们把模具上的古老纹样,亲手“变”成一张张充满童趣的KT版版画。

一、 解码纹样:探寻文化根脉

“同学们,看看这些糕点模具上的图案,你们认识哪些?知道它们代表什么吗?”课堂伊始,实践队员老师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仔细观察模具,纷纷举手辨认:“这是寿桃,代表长寿!”“这是石榴,妈妈说它象征多子多福!” “那是牡丹花,代表富贵!” 在老师引导下,大家热烈讨论,共同解读了莲花寓意清廉等传统纹样背后的美好祝福。这让同学们意识到,这些精美的纹路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蕴含在日常生活里的家乡文化。

二、 技艺传承:版画再现匠心

理解纹样寓意后,课程进入创作KT版版画的环节。实践队员清晰讲解了版画的制作流程,指导学生运用钝头铅笔在KT版上精心刻画纹样。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创作,将课堂上了解到的传统纹样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创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向老师请教技法,老师则耐心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要点。当一幅幅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童真创意的版画作品通过上色、拓印最终呈现时,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种将“顺德糕点刻模文化”精髓转化为现代版画创作的形式,让非遗技艺变得可触可感、可参与可创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更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文化小传承人”的种子。

三、 成果展示:文化薪火相传

在热烈的成果展示环节,四十多名学生自豪地举起自己完成的KT版画作品。一幅幅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纹样的韵味,又融入了童真的想象,展现了对顺德糕点文化的独特理解。此次非遗美育课通过新颖的KT版画形式,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顺德历史文化的认知,切身感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堂非遗美育课,通过新颖的版画形式,让小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亲近并理解了身边的传统文化。回望这堂课,孩子们指尖摩挲着KT板的纹路,用色彩拓印下的不仅是精美的图案,更是对家乡文化的一份鲜活感知与初探。 实践队未来将继续探索这类寓教于乐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非遗的魅力,用青春助力“百千万工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阅读下一篇/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