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船有哪些种类吗?”“你想亲手拼装战舰模型吗?想探秘船舶实验室吗?”近日,来自重庆市树人小学、人和街小学等的17名小学生及家长走进重庆交通大学全国舰船科普基地,开启“小科技探险家”的科普之旅,沉浸式探索船舶科技奥秘。
在活动现场,“海润扬帆”科普团志愿者通过生动直观的图文与视频,带领学生们回顾舰船发展历程。从古老的帆船到现代的航空母舰,从简单的木船到复杂的集装箱船,依据用途、动力、航行区域等不同标准,让学生们清晰认识到货船、客船、军舰以及内河船、海船等各类船舶的独特特点与应用场景。
在船模拼装环节,“海润扬帆”科普团志愿者为学生们介绍船舶模型的基本构造和拼装要点,指导孩子们分组完成船模的组装。从龙骨搭建到甲板组装,从桅杆固定到船帆调试,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船舶结构设计的奥妙。当一艘艘精致的船模在课桌上“扬帆起航”时,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
在实验室老师与“海润扬帆”科普团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进入航海模拟实验室与轮机模拟器实验室。在航海模拟实验室的轮船驾驶模拟舱中,他们手握操纵杆,紧盯屏幕上波涛起伏的虚拟海面,在老师讲解下操作航向、航速控制装置,体验乘风破浪的快感,直观理解船舶驾驶原理。在轮机模拟器实验室,复杂精密的设备令学生们惊叹,“你们知道万吨巨轮的心脏每天要消耗多少燃油吗?”轮机长张德荣老师细致讲解轮机运作流程,从燃料燃烧到动力输出,深入浅出讲解能源转换与机械传动知识。初次探秘这些专业场所,新奇的体验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眼中满是好奇与对船舶科技知识的热切渴望。
据介绍,全国舰船科普教育基地依托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设立,拥有船舶操纵性仿真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实验、船舶虚拟建造仿真系统等500余台套软硬件平台,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由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赵藤博士组织成立的“海润扬帆”科普团,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面向全国公众开展舰船和海洋知识公益科普活动。
截止目前,重庆交通大学全国舰船科普基地已面向重庆市20余所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惠及5000余人次,还连续14年承担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雏鹰计划)。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科普中国专家、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重庆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佟延秋全程参加了此次科普活动,他表示:“此类科普活动打破校园与高校科研资源的壁垒,在小朋友们的心中播撒了科学传播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精神与创新思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