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学子观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千官十日记:以青春之名,赴振兴之约

2025-07-31 00:25 来源:中教网  肖艺虹   阅读 4.2千
139
分享

当汽车驶离千官镇的那一刻,车窗外的茶山渐渐远去,而这10天的实践记忆却在脑海中愈发清晰。作为广州南方学院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的一员,我有幸参与到这场以郁南县“教育筑基、政策惠民、茶香兴村”协同行动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中,在郁南县千官镇的土地上,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征程,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出发前合照,邱贤耀供图。

依稀记得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姚凡老师的话语仍萦绕耳畔。他详细阐述的三大行动,不仅是本次实践的核心任务,更像是为我们指引方向的灯塔。教育筑基、政策惠民、茶香兴村,每一项行动都紧扣千官镇的发展需求,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此次实践并非走马观花,而是要真正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

在“郁”见“美”好,千官有你夏令营活动中,我作为一位飞盘授课的体育老师深切体会到乡村教育对美育的渴望。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期待,瞬间驱散了我所有的紧张。我们开设的艺术启蒙课上,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画出心中的家乡,那些色彩斑斓的线条里,藏着他们对世界最纯真的想象;心理健康课上,孩子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小烦恼,让我明白乡村的孩子不仅需要知识的滋养,更需要心灵的陪伴。这些课程就像一扇扇窗户,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为他们撑起一片更蓝的天空,在我的体育课上,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新奇事物的热情,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飞盘这一项体育运动,从他们的表情中也让我回忆起我第一次接触飞盘的时候的样子。

图为政青春公共服务实践队队员韩子康在夏令营开营时自我介绍,朱万婷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韩子康与夏令营小组学员合照,邱贤耀供图。

而我的飞盘课,更成了点燃孩子们热情的火种。当我抱着一叠彩色飞盘走进飞盘场地时,前排的孩子立刻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后排的同学张望着,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像雀跃的溪流 ——“这是什么呀?”“长得像飞碟!”当我示范抛接动作时,几十双眼睛瞪得圆圆的,连平日里最调皮的男孩都屏住了呼吸。分组练习时,孩子们的热情彻底爆发了:有人追着飞盘在场地上尝试我教的接盘动作;有人把飞盘举过头顶当 “魔法帽”,惹得队友们笑得直不起腰。还有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捏着盘沿,学着我的样子轻轻抛出,当飞盘划出一道弧线落到同伴手中时,她捂着嘴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图为实践队队员韩子康带领夏令营学员进行活动前热身,邱贤耀供图。

图为实践队队员韩子康带领夏令营学员进行飞盘学习,邱贤耀供图。

“青春助力,政策下乡” 国家资助政策宣讲行动,让我看到了政策惠民的力量。起初,我们带着宣传资料在街头摆摊,村民们大多只是匆匆路过。但当我们主动上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助学贷款政策,用趣味游戏让他们了解资助项目时,越来越多的村民停下了脚步。在调研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饭店阿姨与我们交谈甚欢,她握着队员的手反复询问:“我家孩子明年上大学,这个贷款真的不用利息吗?” 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眼中的担忧渐渐消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入户走访时,我们遇到过语言不通的困难,也碰到过心存疑虑的村民,但只要我们耐心解释,拿出图文手册一点点讲解,总能换来他们的理解与信任。原来,惠民政策的落地,需要我们这样的 “传声筒”,将国家的温暖真正送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

图为实践队队员韩子康到户进行资助政策宣传,邱贤耀供图。

“茶香满千官,直播促发展” 助农行动,则让我感受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活力。千官镇的茶山云雾缭绕,一片片茶叶承载着村民的希望。为了做好直播带货,我们提前走访茶场,了解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过程。当镜头对准嫩绿的茶叶,当茶农讲述着与茶相伴的故事,屏幕上不断滚动的订单让我们欣喜不已。老板看着直播里不断上涨的销量,激动地说:“没想到我们这大山里的茶,能被这么多人知道。” 那一刻,我明白了助农不仅是帮他们卖出茶叶,更是让他们看到家乡产业的希望。我们还尝试将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设计了 “茶山研学路线”,希望能让更多人走进千官镇,感受这里的茶香与风情。​

图为实践队队员韩子康进行茶叶直播,朱万婷供图。

图为实践队直播组成员在天祥茶园合照,邱贤耀供图。

图为实践队直播组成员在天祥茶园合照,邱贤耀供图。

10天的实践转瞬即逝,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却无比深刻。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也感受到了青年一代肩上的责任。教育筑基,是为乡村的未来播撒希望;政策惠民,是为乡村的发展筑牢根基;茶香兴村,是为乡村的经济注入活力。这三大行动,如同三股暖流,汇聚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队员韩子康个人照,邱贤耀供图。

回到家中,我坐在电脑前撰写这篇心得,千官镇孩子们的笑脸、茶农们的期盼、村民们的热情,还有当地的美食依然清晰如昨。这次三下乡实践,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践行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用知识、用热情、用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无数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烂,千官镇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供稿:韩子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