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4月1日讯(通讯员 杨艳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班级种植区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认识自然的最佳途径,它为孩子提供了每日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的机会,不仅能让孩子开阔视野,还能激发其好奇心。
我们的故事要从班级水培区的花生说起,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对花生的兴趣浓厚,对花生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于是我们的课程开始了。
面对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们开启认识花生活动。从花生果实切入,借图片、动画科普其结构、生长历程,让孩子们通过闻、剥、摸、尝,深入了解花生,边记录边分享收获。
郑果:妈妈说食物发芽是不能吃的,有毒!
彦泽:我觉得应该能吃,豆芽不就是发芽的可以吃!
家硕:我妈妈也说有些发芽的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比如土豆发芽了就不能吃。花生会不会也一样呢?
随着讨论的深入,孩子们对花生的发芽过程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如果花生发芽后不能吃,那发芽的花生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能不能把花生放进水里,看看它会不会继续长大?”这个想法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因为小班时他们已经尝试过土培花生,这一次我们决定围绕着“水培花生”展开这个话题,我们与花生的故事开始了!
关于花生我想知道:
星辰:我觉得花生的花是粉色的,刚开始是橙色的,后来变成了粉色。
一硕:我在我小区下面见过橙色的花,所以我觉得花生的花是橙色。
宇炫:我看过奶奶种花生,花生是生长在泥土里的。
诺妍:花生的果实是长在树上的,开了花,然后会变成花生种子。
水培花生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把花生的外壳剥掉,小朋友们有的用手捏、有的用嘴咬、有的紧紧地握着小拳头敲……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尝试剥开花生。
花生被剥开后,小朋友对种子又有了疑问,所有的种子都可以水培成功吗?我们应该挑选什么样的种子来水培呢?王熙彤说:“要选择大的。”张玥晗说:“皱巴巴的也不可以,它的营养不多。”
我们把挑选好的花生进行了浸泡,快来看看花生会有哪些变化吧!
花生浸泡后,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花生浸泡一夜后把水染成了红色,第三天花生长出来一点点尖尖,第四天的时候,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花生长出了长长的芽。
在小朋友的照料下小花生长的越来越茂盛了,颜色也有淡绿色变成了草绿色。我还惊奇地发现了花生的枝干上有好多细小的绒毛。
水培花生让我们看见生命的萌芽,而花生的美味之旅还在继续!这一次,我们邀请孩子们用双手赋予它新的形态——香浓的花生牛奶!
在幼儿园食育天地里,小朋友默契协作。推石墨、添花生,将食材转化。这不仅是花生牛奶的诞生,更是他们探索自然、学习合作、感知生活的美好旅程。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花生这一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又爱吃的食物,无论是水培时的悉心照料,还是制作饮品时的亲身体验,一颗花生米、一个花生壳,都化作孩子们生活里的美好过往,成为他们经验积累的基石,让教育在生活的点滴中自然发生,助力孩子全方位成长。
一粒小小的花生,种下了孩子们的期待,让我们一起,静待花生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