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当青春遇见非遗:江苏师大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9-06 13:47 来源:中教网    阅读 2.9千
97
分享

8月27日,江苏师范大学“藤甲新语”实践团队走进贵州省安顺市牛蹄关村阿歪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队员们通过走访古法造纸坊、体验特色美食、对话当地宣传部负责人、探访蜡染馆与刺梨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阿歪寨的文化传统与产业发展,深切感受非遗技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一、探秘古法造纸,感受千年传承

来到牛蹄关村的造纸坊。在这里,队员们亲眼目睹了古法造纸的全过程,从原料的选择、浸泡、蒸煮、打浆,到抄纸、晾晒、揭纸,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队员们不仅观赏了造纸过程,还亲手触摸了 各式各样的宣纸,感受其独特的纹理与质感。不同颜色、材质的宣纸,让人不禁感叹古法造纸技艺的博大精深。

二、品味桑叶馒头,探寻美食文化

实践队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桑叶馒头。队员们与制作 这一传统美食的手艺人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桑叶馒头的制作工艺。从桑叶的采摘、清洗、煮制,到与面粉的巧妙融合,再到蒸制出炉,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手艺人对食材的尊重与对传统的坚守。交谈中,队员们还得知,桑叶馒头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当地及周边地区颇受欢迎,市场前景广阔。

三、深度对话宣传部,了解乡村发展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牛蹄关村阿歪寨的发展情况,实践队还与经济开发区宣传部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村寨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通过对话,队员们对村寨的整体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调研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蜡染刺梨馆探秘,领略手工艺之美

队员们走访当地蜡染馆,欣赏精美的手工蜡染作品,感受民族艺术在当代的创新表达。从图案的设计、蜡液的涂抹,到染料的浸染、晾晒,每一步都展现了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与无限创意。

随后,实践队又前往刺梨馆,这里陈列着众多由刺梨衍生而成的产品,如刺梨汁、刺梨干、刺梨酒等。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刺梨的营养成分,还通过创新加工方式,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深受消费者喜爱。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与沉浸体验,队员们不仅深度认识了阿歪寨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特色产业,也切实感受到非遗技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活化潜力。同学们表示,将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持续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工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署名:牟洁 彭宝玉 向池雨 饶名言 张福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