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三下乡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逐浪菏泽,蒲公英的夏日答卷 —— 青理工学子用爱与创新点亮留守儿童“小荷学堂”

2025-08-26 15:09 来源:中教网    阅读 1.9千
62
分享

七月流火,爱心如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帮扶各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青岛理工大学蒲公英支教团逐浪队的8名学子积极响应号召,秉承“青春助力、快乐成长”的服务理念,跨越四百余公里,从黄海之滨奔赴鲁西南平原,在菏泽市东明县武胜桥镇展开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支教行动。这支由机械、理学、商学、信息、管理、人文等多学科背景学生组成的团队,以专业互补、青春共融的力量,响应“小荷学堂”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的号召,用课程与陪伴为乡村儿童绘就一个充满知识与温度的夏天。

启动仪式:一场爱与责任的双向奔赴

7月13日,武胜桥镇“小荷学堂”启动仪式暨首次家长会隆重举行。镇项目对接负责人宋增林到场支持,队长朱明一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与团队理念。随后支教队员逐一自我介绍,与家长、孩子们建立初步信任。镜头定格下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面孔,也标志着这场跨越城乡的教育行动正式启航。

课程创新:不只传授知识,更唤醒可能

在课程设计上,逐浪队突破传统支教模式,注重“思想引领+兴趣激发+实践拓展”的多维融合:

让红色基因润童心,通过党史竞赛、沂蒙精神宣讲、学唱《沂蒙山小调》等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孩子日常;使科学启蒙触手可及,瓶子吹气球、水果电池、虹吸实验……一个个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让科学不再遥远;传统文化与现代美育共融,从飞花令到古诗新唱,从素描创作到郁金香折纸,审美与创造力在课堂中自然生长;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并重,

防霸凌教育、卫生常识、自护课程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与积极心态。

文艺汇演:告别的舞台,成长的见证

最后一天的结课仪式上,孩子们以手势舞《小美满》、合唱《童心向党》等节目展示一个月来的学习成果。他们自信的笑容、流畅的表达,是对支教队员最好的回报。汇演结束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围绕在队员身边,清澈的目光中写满留恋,这段短暂而又珍贵的支教经历也在此刻画上了句号。

青春的意义:在付出中收获,在服务中成长

“一个月太短,只够种下一颗种子;但一粒种子,也可能改变一片土壤。”队长朱明一在总结中这样说道。逐浪队的成员们不仅是用知识帮扶儿童的教学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青年实践者。他们以专业所长响应时代呼唤,用陪伴照亮留守童年,也在泥土与星空之间找到了青春的价值坐标。

教育的力量,从来不止于课堂。

它发生在每一次实验成功的欢呼里、每一首合唱回荡的旋律中、每一句“老师谢谢你”的背后。

这个夏天,蒲公英吹向菏泽,而浪花终将汇入大海——那些被点亮的目光,正是未来最澎湃的浪潮。

供稿:青岛理工大学蒲公英支教团逐浪队 孙若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