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青春聚力支教路 朵儿播散科学种

2025-08-26 14:32 来源:中教网  秦艺菲   阅读 1.3万
430
分享

为持续推进青少年科普,以高校资源助力基层教育,为“双碳”目标培育新生力量。2025年7月9日至17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朵儿计划”实践团一行六人来到安徽滁州来安县总工会举办的爱心托管班,进行能源知识科普的支教活动。

实践团成员经过前期的课程选题、课件制作、实验预演等一系列的精心准备,一共打造了12节有趣且适合的科学实验课堂,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太阳能、风电、水力等新能源知识的科普、新能源汽车的介绍、经典物理实验的讲解和生活中的能源分类,也包括了制作太阳能小车、制作简易风车发电机、制作水果电池、手工折纸、制作简易水电站这些简单好玩的动手实践课程。既“干货满满”又“趣味多多”的课程不仅帮助孩子们提高了知识储备、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太阳能是目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与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都息息相关。实践团成员、2024级研究生王哲的课堂以“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开篇,并以“氢弹爆炸”比喻太阳核聚变,通过手持热水杯演示杯壁水珠蒸发,直观区分热辐射、传导与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之后,他结合当地半塔镇屋顶光伏板与实物模型讲解光热转换原理,引发同学们对太阳能实际运用的强烈共鸣。实践环节,孩子们领取太阳能小车套件后在王哲指导下进行组装。面对齿轮咬合、线路连接等难题,他们协作调试,并完成组装。“我的小车动了!” 一声欢呼后,户外充满惊喜与欢笑声。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哲向孩子们互动提问新能源相关知识 吕碧绣供图

“为什么能用吸管喝饮料?”,实践团成员、2023级研究生吕碧绣通过这一生活常见现象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并演示了“覆杯实验”和“喷水实验”两个经典实验帮助孩子们认识大气压。在观摩演示实验和听完讲解之后,在吕碧绣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独立完成了两个实验的操作亲手“触摸”了物理原理。接下来的手工折纸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跟随吕碧绣的讲解,学习对齐边角、压实折痕、掌握角度变换,并创造了自己的作品。通过实践,他们亲身体会到简单的折痕变化如何影响作品的形态。

图为实践团成员吕碧绣指导孩子们做实验 王哲供图

从西北戈壁到沿海滩涂,甚至在来安县的丘陵之上,都矗立起一座座风力发电站。由于中国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征,风力发电已成为中国能源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成员、2023级本科生沈佟以“风电科普”为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什么是风,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风力发电机的组成及风力发电机相关的趣味知识,认识到风如何转化为清洁电能。之后,沈佟带领大家一起制作风车,小朋友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风力的作用。在美术课上,沈佟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新能源插画,并鼓励孩子们自主创作。大家纷纷拿起画笔,充分发挥想象力,绘制了他们对未来新能源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美好憧憬。

图为实践团成员沈佟带领孩子们制作风车 王子涵供图

在加油站看隔壁的充电桩排队,聊车的话题转变成了续航里程和每公里电费,新能源汽车如智能手机般,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实践团成员、2024级本科生张焕然以“新能源汽车与物理的奇妙缘分”为主题,借助色彩丰富的课件和拆解开来的模型,向孩子们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还穿插讲解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讲解过后,张焕然给每个孩子分发了包含车轮、电池盒、小电机的组装套件,反复提醒大家安装时的注意事项,引导他们观察电机转动时车轮如何随之运动,理解摩擦力对车辆行驶的影响。孩子们在组装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张焕然以鼓励他们互相配合代替直接帮忙。最后,孩子们在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双重协调下,搭建出了自己的小汽车模型。

图为实践团成员张焕然向孩子们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秦艺菲供图

巨坝横锁长江水,吞纳百川成平湖,三峡大坝让奔涌的江河沉淀出岁月的壮阔,水力发电托起了千万家灯火的安稳。由此,实践团成员、2024级本科生秦艺菲以“水伏发电”为主题向同学们科普了水力发电的原理和过程,介绍了水力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并通过邀请现场孩子扮演水力发电中重要环节的形式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水力发电的神奇之处。孩子们也利用发放的材料在分组合作后成功建造出4所实现了水力发电功能的小小水电站。下午的课程中,秦艺菲举出中国对他国的能源援助和中国与世界能源合作的例子,引导大家在世界地图上贴出国家的位置,直观地让孩子们看到一张互相紧密联系“世界能源网”,帮助孩子们理解在能源问题上国家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际视野。

图为实践团成员秦艺菲向孩子们讲解水伏发电原理 吕碧绣供图

能源从不局限于庞大的主题,小小的水果中也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实践团成员、2023级本科生王子涵以生动的动画短片引入“水果电池”主题,用“为什么柠檬能发电”的问题引发好奇。理论讲解环节,则用“电子赛跑”的比喻通俗解释电池原理,让抽象的电流概念变得易懂。实践环节更成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分组协作,将锌片、铜片插入柠檬中,连接导线与小灯泡,当看到小灯泡亮起的瞬间,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下午的“生活中的能源分类”课程则贴近日常。王子涵通过图片对比、情景模拟,引导同学们区分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并在“能源知识竞答”中让孩子们通过竞争与合作牢记知识。孩子们不仅学到能源分类的相关知识,更从小树立了节约能源的意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子涵指导孩子们制作水果电池 沈佟供图

此次“朵儿计划”实践团的支教活动不仅为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也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中悄然萌芽。实践团队成员们用专业与热情搭建起科学启蒙的桥梁,让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之后,“朵儿计划”将继续秉持初心,依托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的平台优势,将更多有趣、有益的科普活动带给更多青少年,努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与托管班负责人合影 张焕然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