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24日讯(通讯员 李雯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8月11日至22日,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石榴籽”推普实践队深入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联合当地青少年宫开展了为期12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团队通过主题支教、实地调研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深度践行当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承。
走进推普课堂,以声韵润童心
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青少年宫内,“石榴籽”实践队面向30余名小学1至4年级学生,开展了以“语言基本功训练、非遗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浸润”为主要内容的推普课程教学。在“语言基本功”和“播音主持演讲”课上,团队设计了涵盖普通话发声、朗诵、演讲、主持和合唱等多种模块的语言艺术课程,并通过口部操、绕口令等趣味训练,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夯实语音基础;团队借助情景模拟、小组PK、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区分播音、主持与演讲的异同,提升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
课程还充分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经典内容。在“古诗鉴赏绘画”课上,学生诵读《登鹳雀楼》等古诗名篇,通过自由绘画的形式表达诗意境界。作画过程中,学生们无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每一幅笔触稍显稚嫩的图画上都展现了学生对古诗细致而独到的理解。“红色作品朗诵”与“经典作品表演”环节,学生通过学习朗诵《七律·长征》、排练舞台剧《红岩》片段,体悟革命精神,增强了表达能力与文化认同。
▲图为队员正在教授朗诵课程
走访青少年宫,探询推普现状
实践期间,团队对连南县青少年宫办公室主任罗剑英进行专题访谈。访谈显示,当地家长及学生对普通话语言艺术课程的参与积极性极高,县域内普通话普及率也已达到较高水平。罗主任表示,“可以通过话剧、朗诵、歌唱等艺术形式,把当地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她坦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仍是目前连南县青少年宫推普工作面临的主要瓶颈。访谈帮助实践队深入了解当地推普工作的实施路径和现实挑战,为团队进一步优化推普课程设计、助力当地推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
▲图为队员正在采访连南县青少年宫办公室主任罗剑英
寻根瑶乡文化,续写非遗新章
为深入理解瑶族文化底蕴,实践队赴中国瑶族博物馆开展文化实践,深入瑶族银饰工坊、瑶族刺绣制作工坊等非遗传承基地,实地感悟瑶族文化精髓。团队还与瑶族银饰省级非遗传承人唐大打十斤老师、瑶族传统民歌县级非遗传承人唐六妹老师进行深入交流。队员们从访谈中得知,唐六妹老师不仅在“百里瑶山,山歌嘹亮”瑶族歌曲大赛等众多赛事中屡获佳绩,还精通瑶绣工艺,她详细为实践队员讲解了瑶绣的制作流程与技艺特点。团队成员在体验非遗技艺、聆听传承故事的过程中,探讨如何以普通话为媒介,更好讲述连南非遗故事,推动瑶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图为队员正在与唐大打十斤老师交流
▲图为队员正在与唐六妹老师交流
广州大学“石榴籽”推普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高校学生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使命与力量。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提升了普通话应用能力,更在实践中助力瑶族文化的传播与红色基因的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撰文 | 李雯婕
图片 | 李晶晶 李金雨 朱照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