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27日讯(通讯员 潘家琪)7月21日至23日,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赴辽宁二市社会实践团中的三名成员——刘禹杉、马冉怡和任美涵赴辽宁省营口市、盘锦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振兴之路·辽宁工业发展现状”为本次实践主线,深入两市多个社区、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主题访谈。
寻实践经验,谋发展之路
7月21日,实践团前往营口市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与物流运输部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谈。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工业的振兴如何带动相关就业、如何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经验。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并学习,对新时代辽宁工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下午,成员们来到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开展参观与访谈活动。访谈中,大家聚焦工业发展对居民就业的实际影响,详细了解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技能培训等情况。同时重点关注环保工作推进成效,询问相应环保措施的实施成果,深入探寻企业在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经验。
探基层治理,助民生发展
7月22日上午,团队前往营口市熊岳镇新城社区,与社区党支部书记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胡书记就当地企业发展对社区建设的帮助作出详细介绍,重点讲述了对于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的影响。成员们深入学习经验,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理解进一步提高。
当日下午,成员们来到了站前区的五大门社区。在与赵书记访谈交流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社区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精准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通过学习,成员们对基层民生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振工业雄风,扬爱国之情
7月23日,团队再次出发,前往盘锦市继续开展实践活动。上午,成员们来到了盘锦辽河油田大力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采访交流和学习。在访谈过程中,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科技助能企业发展及企业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指出这些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时,成员们也对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与路径有了深刻体悟。
下午,成员们来到了新工街道盘化社区进行参观。团队内交流碰撞基层工作治理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和感悟,团队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
文法学院赴辽宁二市社会实践团的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期三天的实践经历让团队深刻体会到辽宁工业振兴的脉搏与基层治理的温度。从鞍钢鲅鱼圈分公司的绿色发展实践,到华能营口电厂的环保探索,工业振兴的引擎正带动就业与生态双赢;从熊岳镇新城社区到盘锦市盘化社区,基层治理的创新让企业发展成果切实惠及民生。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对“工业强则区域兴”的认知,更激发了青年学子投身东北振兴的责任感,未来将以所学助力辽宁续写工业雄风与民生幸福的新篇章。(潘家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