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佛山大学一叶知茗实践队于2025年7月走进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茶企和茶农家中,通过田间劳作、电商培训、技艺学习等方式,沉浸式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径,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一、躬身茶园:汗洒田间悟农辛
实践首日,队员们换上便装,跟随茶农张阿姨走进高山茶园。“这是杂草,要连根拔起,不然会抢茶苗的养分;采茶要掐住嫩芽根部,轻轻一提,不能损伤枝叶。”张阿姨一边示范,一边向队员们讲解科学除草与采摘的要点。在烈日下,大家蹲身弯腰学习辨别杂草与茶苗,体验科学除草与茶叶采摘。整洁的茶垄间,不仅拉近了队员与乡亲的距离,更播下了对丰收的期待。
▲图为张阿姨带领队员们在茶园里除草
▲图为队员们亲自采摘茶叶
二、直播赋能:打开茶农“新销路”
针对当地茶农“好茶难卖”的困境,实践队开展直播带货培训。队员化身“小讲师”,走访当地茶农,用通俗语言结合实操演示,手把手教茶农注册视频号、抖音店铺,拍摄茶叶展示视频。“以前觉得直播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不难!”茶农李叔笑着说。队员们表示,后续还会通过线上答疑群持续跟进,帮助茶农解决运营中遇到的问题。这场培训为传统茶产业打开电商新窗,播下科技助农的种子。
▲图为教授茶农如何使用手机来开展直播带货
三、匠心融合:见证传统与科技共生
实践队还走进南馥茶叶有限公司,探访现代化制茶流程。在生产车间,自动化分拣设备正在高速运转,茶叶通过传送带进入机器,经光学识别系统筛选,黄片、茶梗被精准分离,合格的茶叶则落入下方的收集箱。“这套设备能实现每小时分拣300公斤茶叶,相当于20个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准确率达99%。”技术员介绍道,“光学识别能分辨茶叶的色泽、大小,气流筛选则根据重量分离杂质,科技让传统产业效率翻倍。”队员们围在设备旁,看着茶叶在机器中“列队”而过,纷纷惊叹现代科技的力量;而在手工分拣车间,另一番景象同样动人:队员们端坐桌前,指尖在茶叶中灵活翻飞,迅速剔除细小的茶梗和瑕疵品。“机器能分大的杂质,但最顶级的茶叶还得靠人工挑,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功夫。”一位有着三十年经验的茶农告诉队员,“单枞茶讲究‘香、醇、甘、滑’,一丝杂质都可能影响口感。”
▲图为探访机器分拣茶叶过程
▲图为队员们体验人工分拣茶叶
此次佛山大学一叶知茗实践队的茶乡之行,不仅为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更让“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实困境有了破局思路。从田间地头的劳作体验到电商直播的技能传授,从传统技艺的坚守传承到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证明:凤凰单丛茶的优质品质,需要更响亮的品牌声量;茶农们的辛勤耕耘,值得更广阔的市场舞台。未来,随着青年力量的持续参与、电商渠道的不断拓展,以及茶文化故事的深度传播,凤凰单丛茶必将打破地域局限,让更多人知晓其醇厚韵味、领略其背后的匠心传承。相信在“品质为基、科技为翼、品牌为桥”的发展路径上,凤凰单丛茶的销量将稳步攀升,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让这缕来自潮州茶乡的清香,飘向更远方。
▲图为队员与茶农合照
实践队表示,此次茶乡之行既是助农行动,更是生动的社会课堂。未来,他们将通过校园与社会平台讲好凤凰单枞茶故事,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发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