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渤海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团队“青声说国”实践队以“追溯红色记忆,体悟革命精神”为主题,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展为期四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名师访谈,深入乡村基层,探寻红色足迹,利用爱国教育课程育新等方式进行实践,让红色精神在青春血脉中焕发新生机。
在国家大力倡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背景下,为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目标,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顺应社会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青声说国”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用创新形式传承红色血脉,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以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青春之声奏响爱国强音。
7月15日,团队首站走进沈阳市第一四三中学,与渤海大学校友孙国强校长展开深度对话。孙校长以“润物细无声”为核心理念,展示了如何将爱国情怀融入教学管理的实践。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爱国可以体现在升旗时的挺拔身姿、对英雄故事的真诚敬仰中,往往就是这些细节更能让孩子们懂得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图为团队成员在沈阳市一四三中学的合影)
7月16日,团队走进大东区津桥街道吉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团队特别采访到社区服务中心的吴书记为团队成员们上一节别开生面的党课,吴书记结合社区内的真实故事,将“爱国”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生动地讲述基层党员如何在行动中践行初心。基层党员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兑现承诺,这就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
(图为团队成员听吴书记上党课)
7月17日,实践队怀着肃穆之心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在泛黄的战地书信前,成员们默读烈士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望着锈迹斑斑的武器,想象战火纷飞的场景。“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有温度的生命印记。”讲解员的话语让不少成员红了眼眶。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图为团队成员在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的合影)
7月18日上午,团队来到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穿越时空,震撼每一个成员的心灵,站在周总理的雕塑前,成员们仿佛看到少年周恩来眼中的光芒。通过史料研读和沉浸式参观,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深刻内涵——新时代的我们,要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7月18日下午,团队走进铁西区东方育英幼儿园,开展“童心向党”主题活动。通过爱国主题手势舞等互动游戏,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粒小小的“爱国”种子。爱国教育从娃娃抓起,让红色基因成为儿童成长的生命底色。
(图为团队成员在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前的合影)
(图为团队成员在给小朋友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天行程,“青声说国”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信仰,用行动诠释担当。团队通过“访师+溯源+育新”三位一体模式,先后开展多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色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场持续的接力。展望未来,“青声说国”实践队愿做火种,让爱国情怀在更多人心中燎原,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