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瑶风突击队”深入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10天、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项目。团队以云门山景区为起点,足迹遍布必背瑶寨、八一瑶寨新村等地,通过文化调研、瑶族非遗素材采集、创新IP设计及社区互动,为瑶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深挖,夯实传承根基
抵达乳源后,团队迅速投入工作。首日即在云门山景区隆重举行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与云门山景区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校地携手搭建起长期合作的桥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与云门山景区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
系统梳理文化脉络
参观世界过山瑶博物馆,调研过山瑶的历史迁徙、生产生活、服饰工艺、宗教信仰与节庆习俗,采集文献与视频素材。
瑶风突击队参观过山瑶博物馆
聚焦非遗活态传承,亲身体验民俗精髓
在必背瑶寨瑶风突击队走访原住民家庭,了解传统建筑与家庭习俗,了解村民眼中的非遗传承情况。
瑶风突击队访问必背瑶寨
瑶风突击队走访原住民家庭
同时,瑶风突击队进行了多种瑶族非遗文化的体验与的数字化记录,与多位瑶族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对话并完成素材采集。
在瑶绣传承人的带领下了解瑶绣文化,实地观摩瑶绣制作过程,采集音视频资料
在瑶歌传承人指导下,队员代表勇敢尝试学唱瑶歌,切身感受其艺术高度与文化魅力
邀请市级非遗瑶药传承人,带领队员学习瑶药知识,上山辨识药材
体验长鼓舞技艺,感知舞蹈中的民族印记
学习瑶语表达,感受语言承载的民族情感
参与瑶族传统打糍粑制作
创意转化,激活文化IP
在调研基础上,团队锐意创新,着力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
核心文化IP的确立在7月14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从瑶族传统鹿纹(龙犬纹)中汲取灵感,巧妙融合龙、犬、鹿的特征,创造性地确立“龙犬”(盘瓠)为核心文化IP形象。IP创意组深挖其忠诚、勇毅的精神内核及民族图腾信仰;IP设计组则同步启动视觉创作,融入瑶族服饰纹样与色彩,刻画兼具神性与亲和力的造型。
青春聚力,服务地方发展
实践全程贯穿服务地方、校地互动的理念。团队以新媒体助力瑶族文化资源数字化;深化情感联结:从在篝火晚会登台献唱《大地飞歌》,与乡亲们载歌载舞,到探访舞团排练、采访演员,团队实现了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凝练实践精神:7月18日晚,团队结合篝火体验与舞团探访,提炼出“聚而炽烈、向光共行”的“篝火精神”作为团队精神标识,并通过集体群像拍摄,留存了珍贵的团队实践档案。
满载归程,蓄力未来
7月20日,团队完成对过去十天积累的海量素材——包括传承人访谈记录、实践体验影像、调研文献及IP转化方案初稿等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顺利返程。此次乳源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与深度研修之旅,更是广外艺术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以“龙犬”IP的诞生和丰富非遗数据库的建立为标志,“瑶风突击队”正努力为乳源瑶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新动力,让古老文化在“百千万工程”的沃土上绽放出时代新彩。
团队表示,后续将基于此行成果,持续推进瑶族文化数字化与IP转化工作,让青春智慧在服务地方发展的道路上持续闪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