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教师观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从田间到课堂:四维驱动下产教融合赋能油茶产业振兴实践案例

2025-08-16 00:58 来源:中教网  车显荣、骆福昌   阅读 940
32
分享

一、摘要

本案例以“四维驱动”为理念,聚焦河源市龙川县黄石镇油茶产业发展实际,探索职业院校服务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新路径。四维驱动包括:产教融合驱动、三方聚力驱动、智耕油茶驱动、文化赋能驱动。实践中,突击队促成黄石职业中学加入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油茶科普宣传室和近万平方米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训一体化育人;依托政校企合作深入调研农户需求,打通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双通道;运用智慧3S技术开展油茶林地精准测绘与土壤分析,形成数字化管理方案;结合地域特色创作文化墙并制作三部视频作品,构建“纪实—宣传—科普”传播矩阵。实践表明,“四维驱动”理念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技术资源、产业资源与文化资源,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与人才高质量培养双提升,为其他地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推广经验。

二、案例背景

龙川县黄石镇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河源市重要的油茶主产区之一,全镇油茶种植面积近4万亩,产业基础扎实。然而,由于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当地油茶产业整体效益有待提升。部分种植户依旧沿用传统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指导,导致单产与品质提升缓慢。

为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和黄石职业中学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以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学校拥有“博士+名师”工作站、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等优质资源,在油茶栽培、加工、文化推广及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科研与教学能力,同时积累了多次服务地方林业发展的实践经验。

在此背景下,两校组建“智耕油茶·绿筑粤梦”突击队,于2025年7月12日至19日奔赴黄石镇,围绕“产教融合、三方聚力、智耕油茶、文化赋能”四个方向,开展为期八天的油茶产业振兴综合实践行动。该项目旨在通过校地企深度合作,将课堂搬到田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智慧农业技术落地生根,培养本地“新农人”,实现绿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活动合影

三、实施目标

1. 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下运用林业测绘、土壤调查、文化传播等专业技能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项目策划、团队协作、沟通协调与社会调研能力。引导学生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2. 社会服务目标

提供油茶产业精准测绘和土壤数据,为科学管理与提质增效提供依据。建设长期可用的油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科普宣传室。通过文化与新媒体传播,提升当地绿色产业的公众认知度与美誉度。

四、主要内容

1. 产教融合——搭建油茶人才培养与实践平台

依托“博士+名师”工作站和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突击队促成黄石职业中学正式加入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以黄石职业中学为主阵地,共建油茶科普宣传室1间,系统整合油茶栽培、加工、文化等知识,并配发《广东油茶高效栽培技术手册》100册及自编《龙川油茶科普》宣传册100册,面向师生与社区广泛传播油茶知识。协同建设近1万平方米油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课堂教学与田间劳动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训”一体化育人模式。同时,与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百千万工程”校企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也为企业引入专业技术服务,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双赢。

▲图为校企合作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二)三方聚力——政校企联动推动产业振兴

在龙川县及黄石镇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突击队深入高进党群活动中心、黄石党群活动中心调研,面对面听取油茶种植户在技术、管护、销售等方面的需求,并向农户发放技术手册与科普宣传册共200册。走访本地龙头企业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油茶精炼生产线到茶皂素衍生品研发车间全流程调研,分析产业链环节的技术瓶颈与市场机遇。通过政校企三方协同,推动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形成合力推进油茶产业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

▲图为政校企联动赋能油茶发展

(三)智耕油茶——科技赋能推动精准管理

突击队与黄石镇政府合作,引入智慧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测绘技术,对全镇近4万亩油茶林进行高精度地理测绘与空间信息采集,建立油茶分布格局数据库,为科学规划和精准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同时,在主要油茶种植区采集土壤样本50份,开展10个剖面调查,全面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结构特征,形成《黄石镇油茶林地土壤分析报告》,提出科学施肥、改良土壤、优化栽培管理的建议,助力提升油茶品质与产量。

▲图为实践团队使用无人机测绘油茶教育基地

(四)文化赋能——多维传播塑造“智耕油茶”品牌

结合黄石本地油茶历史与地域文化,在黄石职业中学校园创作油茶主题文化宣传墙画4幅,总面积超50平方米,成为传递油茶文化的新载体。精心策划拍摄三部视频作品:微纪录片《多彩乡村,向新而行》展现黄石镇油茶产业振兴的全景画卷;宣传片《筑梦黄石·职教兴茶》突出产教融合助力“新农人”培养的实践探索;科普短片《智耕油茶·绿筑未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林业科技与绿色理念。三部作品在多平台发布,形成“纪实—宣传—科普”融合的传播矩阵,提升了“智耕油茶”品牌的影响力与公众参与度。

▲图为实践团队绘制油茶文化墙

五、实施成效

本次“智耕油茶·绿筑粤梦”实践行动在产教融合、科技赋能、文化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前期调研与多方协调,成功推动黄石职业中学加入“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了当地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建成的油茶科普宣传室和近1万平方米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使油茶文化首次系统进入校园课堂,师生油茶科普知晓率和参与率显著提升。依托校企合作,与广东星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百千万工程”校企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实训渠道,也为企业技术升级输送了新鲜力量。

科技赋能方面,利用智慧3S测绘技术完成黄石镇近4万亩油茶林高精度测绘,建立了数字化分布档案,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50份土壤样本检测与10个剖面调查,形成了《黄石镇油茶林地土壤分析报告》,并提出针对性施肥与管理建议,有效提升了油茶单产与品质潜力。文化赋能方面,创作的4幅总面积超50平方米的油茶主题文化墙,成为校园与社区新地标,增强了群众对本土绿色产业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团队策划制作的微纪录片、宣传片、科普短片在多平台发布,累计播放量超过万次,形成“纪实—宣传—科普”相融合的传播矩阵,进一步扩大了“智耕油茶”品牌影响力。活动结束后,黄石职业中学向团队致送感谢信,盛赞“情系乡土振兴,智赋油茶新生”,并表示将继续依托此合作模式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来看,该项目实现了“课堂—田间—企业”无缝衔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责任感,也为当地油茶产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六、经验与启示

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政府的政策资源有机结合,既能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也能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通过智慧农业技术的引入,实现油茶生产的精准化与数据化管理,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结合地域文化开展多维度宣传,则有助于提升产业品牌认同,形成经济与文化的双向赋能。此模式对其他区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探索产业振兴路径、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可复制和推广价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阅读下一篇/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