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高校看点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京和青少年心手相牵 融情交流营和田启幕 —— 北京师生抵疆首日感受援疆成果 次日追寻红色足迹体验非遗魅力

2025-08-01 17:09 来源:中教网    阅读 413
15
分享

 2025年7月29日,由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京和青少年融情交流营”活动在和田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市教委选派的40名优秀师生跨越四千余公里,抵达和田,开启为期一周的融情研学之旅,深入感受大美新疆的独特地理风貌与深厚文化底蕴,促进两地青少年心灵相通、情感相融。

丝路新程 文化交融启新篇

29日晚,经过长途飞行的北京师生刚刚抵达和田,便沉浸于热情的新疆氛围中。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师生们首先参观了援疆历程展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首都援疆工作的丰硕成果与深情厚谊,为研学之旅奠定了感恩与奋进的基调。随后的开营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领导向远道而来的师生致以热烈欢迎,期待大家成为京和友谊的桥梁。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郭俊老师在发言中深情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我们期待孩子们在丝路明珠和田,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文化交融的强大力量,让京和情谊在年轻一代心中深深扎根。”

红色洗礼 老兵精神砺初心

30日,交流营首站直抵精神高地——沙海老兵纪念馆。在浩瀚沙海边缘,师生们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沉浸式参观,深刻学习了革命先辈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最令人动容的是“重走老兵路”体验环节。烈日下,同学们踏着先辈足迹,亲身感受创业维艰。“脚下是滚烫的沙粒,心中是燃烧的敬意,”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中学学生陈雨菡感慨道,“老兵们用青春和生命守护家园,这份坚守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与担当。” 北京市少年宫带队老师吴文强调:“让青少年在实地感悟红色精神,是对初心使命最生动的教育,这种震撼将伴随他们一生。”

烟火相逢 夜市灯火照融情

夜幕降临,师生们走进被誉为“舌尖上的丝路博物馆”的和田夜市。跳跃的炉火映照着琳琅满目的西域美食:滋滋作响的红柳烤肉、金黄酥脆的烤包子、飘着果木香的烤蛋,引得学生们兴奋穿梭于各色摊位。陈雨菡同学举着特色酸奶冰淇淋笑道:“第一次尝试用馕饼蘸着鹰嘴豆泥吃,甜咸交融的味道就像京和两地的情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的姚嘉佑则与当地学生分享着刚出炉的库麦其馕:“我们教小伙伴说北京话,他们教我维吾尔语‘亚克西’,美食成了最生动的语言课。”带队的北京市少年宫吴文老师在烟火气中叮嘱学生:“品味美食更要读懂背后的生活智慧,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

共绘未来 京和同心育新苗

当日下午,交流营师生已走进墨玉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中心内,京和两地孩子共同执笔绘画、携手欢歌,纯真的笑容与合作的画作瞬间拉近了彼此距离。姚嘉佑同学在活动后兴奋地说:“虽然语言略有不同,但音乐和画笔让我们心意相通。和田小伙伴的热情让我倍感温暖,我们约好了要常联系!” 古老智慧的传承同样令人着迷。在二十八盘水磨坊和恰克其镇桑皮纸作坊,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水利之妙与非遗技艺之美,惊叹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此次交流营以文化浸润和红色教育为主线,开营首日即通过历史寻迹、舌尖共情、非遗对话三重维度,搭建起京和青少年的情感桥梁。未来几日,师生们还将深入探访和田博物馆、约特干故城、沙漠绿洲等地,在行走的课堂中续写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篇章,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春土壤中茁壮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