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沉浸式实践思政课!汉江师范学院“重走长征路・薪火永相传”团队走进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和苟坝会议旧址

2025-07-20 13:45 来源:中教网  孙君宜 陈冰   阅读 4.5万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内涵,7 月 17 日,汉江师范学院第七届青马班成员走进贵州遵义茅台镇与枫香镇,开展 “重走长征路・薪火永相传” 青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实践团队先后走进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美丽乡村”花茂村与苟坝会议会址,以实地参观、情景教学等形式,沉浸式触摸历史脉络,体悟长征精神,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参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抵达纪念园,团队成员们沿阶缓行。盛夏光影透过枝叶,与远处四渡赤水纪念塔剪影相映。越往上,塔影越清:塔身如利剑冲天,基座战斗浮雕再现红军赤水河畔迂回作战场景。这座纪念塔是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为青马班学子在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下的合影

在纪念塔旁的树荫下,一堂融合历史与现实的思政课正式开启。讲解员以贵州“红白”名片为切入点,开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酱酒之“白”,是打破传统桎梏的勇气,印证“打破陈规”的智慧;四渡赤水之“红”,是“声东击西”的奇谋,藏着“以少胜多”的破局之道。“打破”串联起历史与现实,破局者的勇气始终未改,尽显先辈英勇与智慧。这启示汉江师院学子,未来执教时当以创新破教学之局,以执着守育人初心。

▲图2为青马班学子和其他六所高校实践团队共上思政课

此次思政课中“打破陈规、勇于破局”的启示,与四渡赤水的智慧勇气,将激励汉江师院学子们把这种敢为人先的魄力融入教育探索——未来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时,既以创新思维破解教学难题,更以红军坚守信念的执着深耕育人,让红色基因在师道传承中生生不息。

走访花茂村和苟坝会议会址 —— 重温峥嵘岁月 赓续奋斗血脉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曾因贫困而得名。如今,这里白墙黛瓦、陶艺工坊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样板。师生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路线,走进“红色之家”小院、乡愁小道和陶艺体验馆,学习了解花茂村“政策好、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故事,在稻香与荷韵间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图3为青马班成员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图为4青马班成员参观花茂人家

午后,师生们拾级而上,来到位于枫香镇苟坝村的苟坝会议旧址。1935年3月,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苟坝会议,在反复研判敌我态势后坚持认为不应进攻打鼓新场,当晚,他手持马灯,踏着崎岖山道,先后到周恩来、朱德住处彻夜长谈,以详尽的地图分析和敌情数据说服二人。翌日会上,他再次陈述利害,最终使会议撤销进攻计划,转而采取“声东击西”战术,成功跳出敌军包围圈,为四渡赤水赢得宝贵先机。

这盏马灯里,凝结着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毅 —— 不盲从、不随波,始终锚定实践的坐标;也蕴藏着善于修正错误的清醒 —— 不固执、不讳过,在反思中校准前行的方向。“为了人民利益和革命胜利,哪怕推翻已经形成的决定也要坚持正确方向。”实践团队成员感慨道,“这让我明白,‘赤胆忠诚’不是喊口号,而是在关键时刻敢担责、能纠错的行动。”

▲图5、图6为青马班学子跟随讲解员学习苟坝会议背后的故事

▲图7、图8为青马班学子认真聆听苟坝会议的讲解

▲图9为青马班成员在苟坝会议会址前的合影

▲图10为青马班成员认真聆听现场思政课

此次参观学习是“重走长征路·薪火永相传”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最后一站,活动虽已结束,但它在汉师学子们心中播下的红色种子必将生根发芽。大家将带着此行的收获与感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