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9日,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寻迹沂蒙红韵,赓续鱼水深情”——济宁学院赴沂蒙地区调研实践团在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范建田老师、团委副书记王都老师、及辅导员崔凤玲老师的带领下,赴临沂市费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防溺水宣传、红色教育学习、社区共建及红苗课堂等多样化形式,传承沂蒙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取得良好成效。
7月5日清晨,实践团携手立发救援队在费县温凉河畔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实践团成员与救援队队员协同搭建临时宣传点,针对性开展讲解工作。团队成员向沿岸群众细致讲解溺水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知识,立发救援队负责人现场演示简易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该负责人表示,济宁学院实践团的加入有效拓展了宣传覆盖范围,其专业化讲解模式增强了不同年龄群体的接受度。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页800余份,覆盖沿岸5个居民聚集点,提升了群众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7月6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们有序参观“突围序幕”“浴血青山” 等六个展厅,通过泛黄的历史文献、锈迹斑斑的革命文物,深入了解 1941年大青山胜利突围战役的壮烈历程。在烈士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手持抹布,仔细擦拭碑身尘土,缅怀革命先烈。团队队长李敏同学表示,通过实地学习,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7月7日上午,实践团与费城街道常胜庄社区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大学生实践基地揭牌典礼。费城街道常胜庄社区负责人辛书记与王都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仪式结束后,社区负责人辛书记带领实践团及指导老师走访慰问了社区的老党员们,聆听革命故事,接受思想洗礼。在走访一位老党员时,他强调青年一代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报效国家。范老师表示,老党员们亲历的革命故事是最生动的思政教材,那些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真实经历,能让青年学生在感悟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汲取成长奋进的力量。
7月8日至9日,实践团走进永红幼儿园,分别为两个班级开设红苗课堂。团队成员将沂蒙小调改编为适合幼儿理解的儿歌,运用彩纸制作五角星道具,通过互动游戏讲述革命小故事,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更有一位小朋友在展示自己绘制的红旗时表示,长大后要向解放军学习。幼儿园园长认为,实践团开展的红色启蒙教育形式生动、内容鲜活,有效培养了幼儿的爱国情感。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向实践团成员赠送自制小红花,并集体演唱《沂蒙山小调》,现场氛围热烈。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历程中,济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以行动践行初心,用脚步丈量责任。从温凉河畔的安全守护到纪念馆内的精神溯源,从社区院落的鱼水情深到幼儿园里的红色播撒,每一项活动都紧扣“寻迹沂蒙红韵,赓续鱼水深情”的主题。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服务群众中锤炼本领,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念,不仅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更搭建起一座连接高校与地方的桥梁,为传承红色文化、助力地方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通讯员:李想 李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旭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