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石河子5月18日讯(通讯员 丁娅萍 陈怡均)2024年5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资环系,为在生态实践过程中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促进他们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融会贯通,潘旭东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到户外,以大地为课堂,理解掌握生态学理论,促使同学们能够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首先,潘老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深刻地讲解了草方格的固沙原理,生态效应及沙漠中常见植被的生长原理。接着,老师带领学生移步至光伏发电基地,进行光伏农业知识讲解后,同学们进行相应的科普宣传。之后,师生们共同来到盐碱地,亲身感受盐碱地的特征以及改良后的盐碱地的的种植技术。最后,老师在“肉苁蓉”种植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沙漠人参”——肉苁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它为农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此次实践,同学们迈出书本,走进生活,将所学走向现实,在实践中体会农学生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并将三农”情怀厚植于心,践行于行。
图为学生们正在认真聆听老师关于“草方格”的讲解。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图为由(石大农资系)学生讲解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感悟。中教网通讯员 陈怡均 供图
图为潘老师讲授“光伏农业”高效发展模式。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图为学生们围观学习光伏农业的运作模式。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图为(石大农资系)学生讲解如何合理利用绿洲与荒漠光温水土资源。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图为潘老师带领学生实地领略盐碱土的形貌。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图为潘老师向学生讲解盐碱土的特征。中教网通讯员 陈怡均 供图
图为潘老师解说盐碱地种植梭梭的农用价值。中教网通讯员 陈怡均 供图
图为(石大农资系)学生讲解水肥药一体化的运作系统。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图为潘老师解说“肉苁蓉”的农业经济价值。中教网通讯员 丁娅萍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