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接到集团一二年级讲故事大赛的方案,仔细研读后很感兴趣。本次活动聚焦“好故事讲好孩子”,一年级以“建立自信、爱上学校”为主题,二年级以“养成规范、关爱同伴”为主题。活动分为讲书中故事、讲课外书中故事、讲自己的故事和讲身边伙伴的故事。评价从能复述的蓝星级到借助图文提升复述的青星级到创编课本或课外故事并声情并茂的讲给大家听,七级阶梯评价也很清晰。怎样让此次活动更加有意义呢?回望这一个月来,我们是这样走过的。
一、带着教研组学习方案。学习方案之前,我们先说说“讲故事对孩子有什么好处?”训练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专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审美创造和亲子关系呢。我接着追问,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讲好故事呢?老师有点哑然。我说,百度搜索呀。老师们也开火车说。要儿童化的表达,要有肢体语言,声音要有变化,要训练站姿,要适当的加入想象。有趣的教研就这样悄悄拉开帷幕。接下来,大家一起学习方案。边学边提问,边学边补充。紧接着,大家进行了分工。讲故事策略课一组;辅导参加讲故事一组。
二、带着准备一起研讨。有六个故事准备好了。老师们挨个读自己班的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问:“好孩子的品质是什么?”第一故事讲完后,大家说不清楚,有说助人为乐、有说勇敢、有说独立自主的。当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故事主旨不清就已经感知到了。没想到,六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人提到了助人为乐。第二次发问:“二年级孩子的标准有哪些呢?除了图中给的时间管理、文明有礼等,还有什么呢?”大家再次进入搜索环节,就这样先梳理好孩子的标准。接下来,大家开始想发生的故事。目标锁定在1班的小女孩身上,她学习舞蹈、她拾金不昧。二次创作开始了。第二天早上,当修改稿故事拿出来的时候。有老师说,怎么感觉像作文呢?作文和故事有什么联系呢?故事要有艺术加工,在现实基础上要更加突出故事的曲折、冲突。另外,两个故事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最后,大家商议集中将练习舞蹈的故事,舞蹈中好孩子的品质是什么呢?不断地追问,不断地清晰。一个故事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
胡老师准备讲故事策略课,教师从一年级的口语交际内容层层导入,会倾听、会想象,接着以《开满鲜花的小路》为例训练讲故事。还拓展了一个课外故事。一节课上下来,总感觉老师讲得多,学生练的少。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梳理人物关系、梳理故事顺序,过多的方法让“讲”缺失。评课后再上。刚好遇到教研员,张老师指导说:“一定要让课堂有趣,设计大情境任务,孩子们愿意参与讲故事大赛是动力。”我们再次研究设计,题目“我会讲故事”,“会”是一年级训练的。到了二年级应该有梯度,“我能讲好故事”,对,能是自信,讲好是要求。课堂上发布任务,梳理讲好故事的三个标准。接下来,孩子们对照标准练讲,互评、师评。越讲越好,一句话会讲了,讲一段话,一段话会讲了讲完成的故事。磨课磨课,切磋琢磨。
当天,集团督导还进行了讲故事抽测。年级组会上,我把这次准备情况跟大家做了分享。教研就是大家一起,不断地查资料,不断地追问,不断地修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次旅行,我与二语组共享沿途美景,感受教研的魅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