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经纬乡行社会实践团(Global Insight Service Team)在外国语系孔令晴、吕天玉老师的统筹指导下,精心组织知华友华留学生队伍,于 2025 年 7 月至 8 月在济宁、北京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深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旨在助力留学生全方位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理念,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
一、红色教育,铭记历史
留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各领域重要思想,通过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著作,深刻领会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与谆谆教诲,汲取成长智慧与奋进力量。同时,留学生走进红色纪念场所,接受红色精神洗礼。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聆听讲解、观看历史影像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与伟大胜利。此外,留学生与当地老革命家、老党员交流,聆听亲历革命故事,汲取精神养分,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切体会中国发展成就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认同。
二、爱润童心,暖伴乡老
留学生们深入当地社区与乡村,开展“爱润童心 暖伴乡老”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与乡村学校,留学生们精心策划趣味课程,涵盖多元文化知识、简单外语教学、创意手工制作等内容,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兴趣。同时,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在欢声笑语中与孩子们建立深厚情谊。在陪伴乡村老人方面,留学生们走进敬老院与老人家中,为老人送上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如演唱经典中文歌曲、表演异国特色舞蹈等。陪老人聊天,耐心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让老人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传递跨越国界的关爱与温暖。
三、探访非遗,传承技艺
留学生们探访当地非遗传承人,开启非遗技艺学习与宣传之旅。在非遗工作室,留学生们近距离观看钩编、玻璃画等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传承人亲自示范,留学生们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亲自动手实践,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精髓。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们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传承故事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扩大非遗影响力,留学生们利用自身社交媒体账号,拍摄精美的非遗技艺短视频,撰写生动的宣传文案,向全球展示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组织非遗文化展览活动,将所学所做的非遗作品进行展示,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四、文化共舞,友谊同心
2025年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75周年,实践团受邀参加印尼驻华大使馆主办的“2025印尼风情节”,通过文化展示、艺术表演等形式,搭建中印尼民间交流平台。留学生们围绕中印尼文化交融主题,通过特色文化展示、沉浸式艺术表演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两国文化魅力 —— 不仅带来了融合印尼传统元素与中国非遗技艺的创意作品,还献上了兼具两国艺术风格的歌舞节目,吸引众多嘉宾驻足观赏、互动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好情谊,展现学院国际化育人成果。
通过实践活动,留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基层,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乡村的发展变迁以及中国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成为沟通中外的青年使者,向世界传递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