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推动乡村学生全面成长,来自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3所驻泰高校的学生组成的的支教团队于7月19日分别来到临沂玉山,怀化芷江和岳阳平江,开启了为期三周的支教之旅。这支充满活力与爱心的支教队伍为孩子们带来了围棋、绘画和文史等特色课程,为当地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绘画作为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支教课堂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付老师借助标本与简笔画,清晰讲解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以直观方式帮助孩子理解知识点。随后,孩子们在指导下用画笔呈现认知:有的勾勒幼虫形态,有的为成虫翅膀添彩,在创作中深化记忆。此类形式既传递了生物知识,又激发创造力,希望让乡村孩子在趣味互动中亲近自然,埋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围棋课堂上,季老师从“棋盘如大地阡陌,棋子似星辰流转”的诗意比喻入手,为孩子们讲解围棋的基本规则与文化内涵。“大家看,棋盘的交叉点是棋子的‘家’,而‘气’就是棋子的生命力……”季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尧造围棋教子丹朱”的传说,让孩子们了解围棋的起源与蕴含的策略哲思。从辨别“禁入点”到学习简单的“吃子”技巧,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课间对弈环节,两两一组的孩子们围坐在棋盘旁,小手捏着黑白棋子,时而托腮思考,时而果断落子,棋盘上的“攻防战”紧张又有趣,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与专注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棋艺的博大精深。
文史类拓展课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人文世界的奇妙之门。孙老师凭借生动的故事讲述和趣味互动,成功点燃了孩子们对文史知识的探索热情。在故事分享环节,老师精心挑选了如 “诸子百家的智慧交锋”“丝绸之路的商贸传奇” 等经典故事,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学的魅力。
在知识教学方面,老师从最基础的汉字演变、经典诗词赏析开始讲起。对于汉字演变,老师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不同字体的 “水”“火” 等字,讲解了它们从图形到符号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明白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诗词教学中,老师选取了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传世名篇,不仅逐句解释诗意,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体会诗人的情感。比如讲解《静夜思》时,老师让孩子们想象自己身处异乡的夜晚,望着明月思念家乡的场景,从而理解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的深情。
刘老师在《品鉴三国》的知识教学中,从三国人物生平、经典战役解析等基础内容入手。介绍人物时,不仅讲述刘备的仁德、曹操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通过对比分析,让孩子们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其命运的影响。解析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等战役时,老师用简单的地图示意图展示双方兵力部署和进军路线,讲解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帮助孩子们梳理历史脉络。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感受三国文化,老师还组织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开展 “三国英雄故事会”,让孩子们上台讲述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故事;进行 “锦囊妙计” 角色扮演,孩子们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等角色,模拟 “舌战群儒” 的场景,在互动中体会人物的语言艺术与谋略。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激烈讨论着 “谁是三国第一英雄”,气氛十分热烈。
这些特色课程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支教队带来的特色课程充实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还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赞扬。相信在未来,这样的支教活动将继续开展,为更多山区孩子带来希望和梦想,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