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合阳县洽川镇南义社区党员活动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合阳洽川葫芦种植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这场以“葫芦”为纽带的合作,不仅标志着校地、产教融合迈入实质性阶段,更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校地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样本。 此次仪式得到多方高度重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罗峰、团委书记冯晶、团委干事张乐平,“三下乡”实践团指导老师雷蕾及学生代表,与合阳县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王丹萍、团合阳县委书记刘锴、南义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海民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由南义社区副书记张民有主持。 (通讯员 王烨 雷蕾)
图为南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民有作开场介绍。余子博供图
仪式上,南义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海民介绍,作为洽川葫芦种植核心区域,社区近年依托当地自然条件与文化积淀,将葫芦种植从传统农副业培育为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此次与高校合作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指导老师雷蕾汇报,自2023年起,学院组织师生深入洽川地区,围绕葫芦种植技术改良、非遗文化挖掘、电商直播推广等开展实践服务,累计完成葫芦种植技术手册3套,协助基地搭建直播带货平台2个,培训农户直播技能近百人次,为葫芦产业从“田间”走向“云端”奠定基础。校方计划在葫芦文创设计、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高校智力资源扎根地方。洽川葫芦种植基地非遗传承人李菲阐述,基地已从单一种植拓展至“种植+雕刻+销售+研学”的全链条模式,现有标准化种植园200余亩,年培育特色葫芦品种10余种,开发葫芦文创产品50余类。同时,基地面临人才短缺、设计创新不足等难题,与高校合作有望注入新鲜血液,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图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罗峰作本次合作的核心意义。余子博供图
交流环节中,各方围绕合作意义与方向展开探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罗峰指出,此次合作核心在于以葫芦为纽带,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衔接,实现双向赋能:高校依托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基地借助高校师资与科研优势,破解技术与创新瓶颈。
图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冯晶作本次关于学生培养实践活动。余子博供图
团委书记冯晶表示,实践基地将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成长平台,通过参与葫芦种植、非遗传承、市场运营等全流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干精神。同时,将联合政府部门、基地企业构建“三位一体”合作机制,整合政策、技术、市场资源,推动葫芦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图为合阳县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王丹萍作地方经济合作价值体现。余子博供图
合阳县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局长王丹萍认为,校地合作是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洽川葫芦作为合阳特色名片,产业链条仍需完善,高校加入能注入设计、营销、管理等现代元素,助力“小葫芦”做成“大产业”,与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化战略契合。
图为团合阳县委刘锴作关注人才与地方的深度绑定。余子博供图
团合阳县委书记刘锴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建立长效引才机制,吸引更多高校学生了解、扎根合阳,让高校成为地方人才“储备库”,为合阳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图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冯晶与合阳洽川葫芦种植基地授牌。余子博供图
授牌仪式上,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冯晶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牌匾交至李菲手中。此次实践基地建立,构建了“高校+社区+企业”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高校发挥教育与科研优势,社区提供场地与组织支持,企业负责产业落地与市场对接,三方各司其职又深度协同,形成“教学实践—产业创新—乡村振兴”的良性闭环。
图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成员在合阳洽川葫芦种植基地现场合影。余子博供图
目前,合作已展现多元落地场景:学院“葫韵乡播匠心传承”直播助农行动将持续开展,通过学生直播团队助力葫芦产品打开销路;双方计划联合开设“葫芦非遗传承工作坊”,由李菲等传承人担任校外导师,培养非遗传承后备力量;针对葫芦工艺品销售中的电商平台运营模式、物流措施等问题,学院电商专业师生将开展专项研究,推动新模式品牌升级。
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要求的生动案例。它通过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的办学模式创新,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既为产业发展培育了懂技术、善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又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充分彰显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具体举措。高校资源的注入为合阳葫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举措深刻契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动葫芦产业从 “初级农产品” 向 “文化创意品” 跨越,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更助力地方构建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以葫芦产业为支点的发展模式,生动诠释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的战略要义。它通过带动种植、加工、物流、文旅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构建起 “一业兴、百业旺” 的乡村产业生态,既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又推动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打造乡村振兴 “合阳样板” 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伟力。
此次授牌仪式的举行,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地协同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还标志着校地、产教融合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更为合阳葫芦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新的战略支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