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同心益田实践团联合五桂山团工委、桂南村村委,在中山市桂南村成功举办“环保与创意”儿童主题市集。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服务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践团通过集教育、娱乐、实践于一体的特色市集活动,将环保理念融入游戏,有效激发了当地儿童的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教育与生态保护理念注入新活力。
初心如磐:以新颖实践燃动绿色希望
市集现场,实践团成员精心布置了四大主题摊位,吸引了数百名儿童踊跃参与。“绿野小画家”区域以落叶为创作载体,允许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然素材转化为他们独具美感的艺术作品。“环保游戏棋”摊位则借助可回收材料制作的巨型棋盘,将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知识融入趣味问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环保理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在落叶上绘画。朱雪婷供图)
非遗文化体验区同样气氛高昂,“非遗漆扇DIY”和“粘土压花风铃”手工摊位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此外,成人摊主们也设立了多个互动挑战区,意在通过“垃圾分类大比拼”和“材料配对探险”等游戏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环保知识。整场市集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环保知识与前瞻视野,更在无限欢乐与互动中帮助他们将劳动与环保的价值深植于心。
(图为孩子们认真思考环保游戏棋上的问题。郭思泳供图)
小掌柜初体验:童趣市集里的成长课堂
本次市集的一大亮点是设有多个“儿童自主摊位”。在市集筹备阶段,实践团就提前招募了数名小摊主,通过为他们提供免费摊位来支持他们售卖各种饰品、手工艺品和自制饮品。人来人往的香樟树下,总能看见一个个忙活的小身影:从布置摊位、招揽顾客到结账打包,大部分小摊主能够独立完成全程,举手投足间尽显专业。这些摊位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成为了一堂面向儿童的生动成长课,能够在锻炼到孩子们的沟通能力与商业思维的同时,让他们在顾客的肯定与信心的积累中,体会到劳动的魅力与环保的价值。此外,小摊主们的加入,既为市集增添了童趣,也让他们以“小主人翁”的姿态,串联起社区居民对绿色生活的共鸣。
(图为儿童摊主为顾客认真分装商品。叶子瑶供图)
碳币巧激励:多元参与共筑绿色能量
为鼓励参与,实践团创造性地引入了“碳币兑换”机制,所有顺利完成游戏挑战的小朋友都能获得相应数量的碳币,而这些碳币可以在市集指定的兑换点换取由实践团精心准备的文创礼品,包括环保帆布袋、明信片、玩偶等。这一机制模拟了“碳交易”的市场逻辑,创新了环境教育的形式。“我们希望打破传统支教模式,通过市集这个开放载体,逐步实现环保理念传播、文化传承和儿童能力成长等目标。”同心益田实践团负责人卢涌表示,“特别是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这有助于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创作中成长。”
(图为同心益田实践团在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谭雯婷供图)
绿韵传承:使环保意识落地生根
此次活动的成功实践,将“无废生活”理念深度融入青少年生态教育,为儿童环保教育的创新推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这不仅是广外青年以创新形式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与温度的有效体现,也通过提升乡村文旅体验,为培育未来环保力量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展望未来,同心益田实践团将不忘初心,持续依托广外人才与智慧优势,不断拓展与桂南村的协作维度,探索更加多元化、可持续的合作模式,让“无废”生活的涓涓细流浸润更多童心,为绿色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同心益田实践团,郑舒文、郭思泳、卢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陈晓红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