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教网 > 高校频道 > 复制内容 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一抹天青为汝来——青年视角下的玉松汝瓷传承与创新

2025-08-29 20:04 来源:中教网  杨宗霖   阅读 1.5万
491
分享

中教网8月29日讯(通讯员 杨宗霖 夏楠 林娜英) 2025年7月12日,重庆大学“青愿盈梦”实践团走进河南省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开展实地参观与深度调研,从青年视角探寻千年汝瓷的匠心之美与当代表达。

图为实践团到达河南省玉松汝瓷有限公司

当日上午,玉松汝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进生产车间,选料、拉坯、上釉、烧制等工序一一呈现。尤其是“开片”环节,胎体与釉面因冷热不均自然产生裂纹时发出清脆声响,让实践团成员第一次用听觉感受到汝瓷的独特生命力。

来到展览区,琳琅满目的汝瓷作品在灯光下泛着温润柔光,讲解员逐个介绍其釉色特点、造型设计、文化寓意以及文创创新理念,让成员们对汝瓷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活力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汝瓷展品

调研期间,实践团有幸专访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门人李晓涓。作为深耕行业三十余年的汝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不仅制定了13道工艺、108个环节的标准化流程,还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升产品合格率。

李晓涓认为,“传承不是原地守望,而是在坚守本真中创新,要让汝瓷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为此,玉松汝瓷在器型设计与功能开发上不断贴近当代需求:与茶艺、花艺老师合作,为不同茶类设计专属茶具,为各类花插设计适配瓶口;研发香器、香膏,将古代经典造型与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让汝瓷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玉松汝瓷传承人李晓涓

实践团成员也各有感触。诸涵沁写道,在制作车间里,她仿佛看到瓷器在匠人手中“生长”,“所谓‘千窑一宝’,是把耐心、敬畏与光阴揉进瓷土,再请岁月烧出独一无二的答案。”廖敏宏感叹,每一道釉色的流转都凝聚着文化的厚度,与李晓涓的交流让她看到,一位传承人如何在坚守与开拓之间找到平衡,用当代视野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图为镜头记录下手艺人完善汝瓷釉色花纹

此次调研,是高校青年响应国家非遗保护战略、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团将整理调研成果、制作影像专辑并多平台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汝瓷之美与背后的精神内核。

当天青色的光泽在窑火中缓缓流转,它承载的不仅是千年的工艺智慧,更是延续至今的文化记忆。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青年与非遗互相照亮,也为千年汝瓷的未来添上了新的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

最新推荐
与此同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