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资”生希望“助”就未来社会实践团继2024年暑假和2025年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大学,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第一场实践宣讲,截止7月8日历经一个星期,宣讲遍及3所高中学校,8个村庄,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践团走进商业圈—让政策人人知家家晓
该实践团为进一步扩大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宣传覆盖面,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2025年6月26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资”生希望,“助”就未来政策宣讲团相继2024年寒暑假走进新郑市核心商业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的创新形式,将国家“奖、助、贷、勤、补、减、免”多位一体资助体系送到群众身边,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与。
▲图为队员在商业圈前合照
此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的创新形式,将国家“奖、助、贷、勤、补、减、免”多位一体资助体系送到群众身边,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与。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身着统一服装,在商业圈中心广场设置咨询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市民详细介绍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等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流程及标准。成员们结合自身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细节,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如何申请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还款方式及优惠政策”等高频问题,均得到耐心解答。
▲图为队员在商业圈附近为学生讲解政策
▲图为队员在商业圈附近为高中学子讲解政策
▲图为队员在商业圈附近为即将进入大学学子普及政策
▲图为队员在商业圈附近为家长普及政策
实践团走进高中母校—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道路
2025年6月30日-7月7日,团队分别走进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鲁山县高级中学、汤阴县高级中学等队员母校开展了一场场面对面、心贴心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自2025年1月首次返校宣讲后,其中有第二次以“学长学姐”身份再次回到母校,为高中学子提供精准资助政策解读与成长经验分享,助力他们轻装上阵迎战高考。
▲图为队员在高中为高中学子讲解政策
活动现场,队员们以“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的形式,系统梳理了国家“奖、助、贷、勤、补、减、免”多位一体资助体系。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讲解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以及学校“绿色通道”、勤工俭学岗位等特色资助项目。
▲图为队员在教室一对一讲解政策
▲图为队员在课间为学生讲解政策
高中宣讲突破传统模式,增设“政策礼品问答”互动环节。宣讲团队员现场解答,答对者和勇敢者可获得印有“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定制书签。该校际联动不仅为高三学子送去了政策温暖,更彰显了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共促教育公平的使命担当。
实践团走进农村—以政策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7月份,该团队将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与希望播撒至河南农村的广袤土地。从汤阴县岳儿寨南村到鲁山县社楼村,从田间地头到村文化广场,宣讲团以“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答疑”的创新模式,为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搭建起一座连接教育梦想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同频共振。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在村委会前合照
宣讲团围绕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系统解读了“奖、助、贷、勤、补、减、免、偿”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为村民送上“政策大礼包”,宣讲团突破传统模式,构建“互动”宣讲体系,让政策“活”起来、“沉”下去;通过“政策彩页+案例手册+短视频”立体化展示资助成效。
▲图为队员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讲解政策
▲图为队员在运动场为学生普及政策
宣讲团成员以“受助者—宣传者—助力者”身份参与实践,形成“资助育人”闭环;资助政策宣讲团开展“资助政策三进”活动,宣讲遍及2个商业圈,3所高中学校,8个村庄,尽最大能力使政策“村村通、户户晓”。宣讲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书写新时代“资助育人”的生动篇章。
撰文 | 胡国栋
图片 | 段苏宁 张雨
审核 | 胡国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