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网8月6日讯(通讯员 吴众一、叶馨缦、刘姝麟)为积极响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百千万工程”的号召,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爱仁志愿服务队深入东莞市大朗镇,开展一系列中医药惠民服务活动。他们针对不同群体送上个性化中医健康服务,累计服务超400人次,用青春力量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百姓的生活。
敬老院里的“适老定制”:让银发群体感受中医温度。爱仁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带着为老年群体“量身打造”的中医服务而来。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的特点,他们特意采用坐式八段锦,逐招逐式示范教学,帮助老人活动筋骨;针对部分老人常见的腰肩疼痛,队员们提供一对一推拿服务,边推拿边讲解日常护养要点;服务队还用清热解暑和调补气血的食材制作药膳冰粉、五色药膳馒头,为炎炎夏日带来一抹清凉,营养丰富又独具匠心。
▲图为服务队队员进行坐式八段锦教学
▲图为服务队队员进行推拿服务
▲图为服务队队员为老人们送去药膳冰粉
除了健康服务,队员们还陪老人玩趣味游戏、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在互动中传递快乐,给予他们温暖陪伴。护工们表示,中医服务和陪伴结合的方式,让老人们精神状态好了不少。
中医潮集“大招”连发:300余市民现场 “打卡”中医魅力。爱仁志愿服务队携手大朗镇团委、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元气‘医’夏,潮玩中医”中医药文化潮集活动成了市民眼中的“健康盛宴”。现场设有10处摊位,每个特色摊位各有“大招”,精准对接市民们个性化的养生需求。
健康“百事通”活动摊位上,全科医生们开展义诊服务,队伍排起长龙。医生们免费为市民辨识体质、定制调理方案,将中医智慧融入日常健康关怀。“针”功夫指南活动摊位前,医护们与队员们携手并肩,一边以指代针娴熟地展示精湛技法,一边深入浅出地讲解常用穴位,扫除市民们对针灸疗法的认知盲区,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与互动交流中,了解到穴位的保健功效。“药材连连看”活动摊位前队员们寓教于乐,通过辨药和五行连连看两个小游戏,讲解辨认常用药材的要点和中医五行理论,让参与者在互动中走近中医,收获实用的健康知识。
▲图为全科医生进行义诊服务
▲图为服务队队员讲解针灸知识
▲图为小朋友们在参加中医小游戏
此外,活动现场还可以体验贴耳穴、跟练八段锦、品尝养生茶、亲手制作香囊等,引得市民们驻足围观、排队参与,在沉浸式互动里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吸引300 余市民现场参与,线上直播曝光人数超过400人,200 余份中医科普资料被带回家。每一组数据,都是群众用脚步和热情写下的“中医好感度”。
▲图为市民们在跟练八段锦
▲图为市民们在体验贴耳穴
义教课堂“童享定制”:种下中医文化的种子。队员们化身“中医小老师”,为孩子们开设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中医义教小课堂。针对儿童认知情况,他们避开复杂理论,从“荔枝皮煮水的功效”“常感冒可以怎么提高免疫力”等生活场景切入,搭配“闻香识药”小游戏——让孩子们闻薄荷、艾叶的气味,猜药材名称,让孩子们在笑声里记住了一味味中药,在互动中悄悄埋下了对中医文化的好奇种子。
▲图为小朋友举手回答中医健康问题
▲图为小朋友们参与“闻香识药”小游戏
从为老人定制适老健康服务,到为市民打造潮玩中医体验,再到为孩子设计中医趣味课堂,爱仁志愿服务队将中医服务“量体裁衣”,精准对接市民的个性化健康需求,让中医药从典籍走向生活。这场“三下乡”实践,不仅是一次服务群众的行动,更让中医药文化在烟火气中扎根,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作者:吴众一、叶馨缦、刘姝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中教网”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7天后方可原文转载(有特殊声明除外),转载时请在显要处注明来源以及联系方式。
责编:中教网教育融媒体 赵林朗 投诉举报